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光学仪器论文

用于磁共振成像的新型人工电磁介质透镜设计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新型人工电磁介质简介第10-14页
        1.1.1 新型人工电磁介质的概念第10-11页
        1.1.2 左手征材料的发展及特性第11-13页
        1.1.3 左手征材料超透镜简介第13-14页
    1.2 磁共振成像简介第14-16页
        1.2.1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第14页
        1.2.2 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第14-16页
    1.3 新型人工电磁介质在磁共振中的应用简介第16-21页
        1.3.1 “瑞士卷”结构的应用第16-17页
        1.3.2 金属线阵列的应用第17-19页
        1.3.3 电磁超透镜的应用第19-21页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1页
    1.5 文章结构第21-22页
第2章 新型人工电磁介质超透镜的设计基础第22-42页
    2.1 完美成像理论第22-27页
        2.1.1 负折射现象及菲斯拉格平板透镜第22-25页
        2.1.2 完美透镜原理第25-27页
    2.2 负磁导率的实现第27-35页
        2.2.1 从抗磁性到负磁导率第27-28页
        2.2.2 边缘耦合开口谐振环的特性分析第28-30页
        2.2.3 边缘耦合开口谐振环的改进设计第30-33页
        2.2.4 介质谐振单元第33-35页
    2.3 等效参数的获得第35-40页
        2.3.1 理论方法第35-38页
        2.3.2 基于散射参数的提取法第38-40页
    2.4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3章 新型人工电磁介质超透镜的设计第42-58页
    3.1 基于传输线理论的分析第42-46页
        3.1.1 单个开口谐振环的传输线模型第42-44页
        3.1.2 三维开口谐振环等效参数的获得第44-46页
    3.2 用于高场磁共振系统的新型人工电磁介质平板透镜设计第46-51页
        3.2.1 用于1.5T磁共振系统的新型人工电磁介质超透镜第46-48页
        3.2.2 用于3T磁共振系统的新型人工电磁介质超透镜第48-51页
    3.3 用于低场磁共振系统的新型人工电磁介质平板透镜设计第51-57页
        3.3.1 低场磁共振系统简介第51-52页
        3.3.2 谐振单元的设计第52-53页
        3.3.3 CST模拟仿真过程及设置第53-56页
        3.3.4 设计结果第56-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新型人工电超透镜的构造和测试第58-68页
    4.1 用于1.5T磁共振系统的电磁超透镜的构造和测试第58-62页
        4.1.1 透镜的构造第58-59页
        4.1.2 透镜工作频率的测试第59-61页
        4.1.3 透镜在磁共振系统中的成像实验第61-62页
    4.2 用于0.35T磁共振系统的人工电磁介质透镜的构造和测试第62-66页
        4.2.1 透镜的构造第62-64页
        4.2.2 透镜工作频率的测试第64-66页
    4.3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5章 总结和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阳极氧化铝模板的二氧化钛微纳结构及其光电特性
下一篇:多孔介质中粘弹性流体的对流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