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分类学(系统微生物学)论文--应用微生物学论文

安徽铜陵酸性矿山环境中菌株W-3-1的分离鉴定和氧化硫功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综述第11-22页
    1 酸性矿山环境研究现状第11-14页
        1.1 酸性矿山环境的形成第11页
        1.2 酸矿水的危害第11-12页
        1.3 酸性矿山环境的治理第12-14页
    2 酸性矿山环境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第14-15页
        2.1 原核微生物第14页
        2.2 真核微生物第14-15页
        2.3 酸性矿山环境中微生物功能群第15页
    3 酸性矿山环境中硫氧化菌的研究现状第15-20页
        3.1 硫氧化菌的多样性第16-18页
        3.2 硫氧化菌与硫化矿物的作用机制第18-19页
        3.3 硫氧化菌的研究意义和应用第19-20页
    4 论文主要内容、意义及技术路线第20-22页
        4.1 论文主要内容第20页
        4.2 论文日的及意义第20-21页
        4.3 论文技术路线第21-22页
第二章 硫氧化菌W-3-1的分离和系统生物学鉴定第22-41页
    1 引言第22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2-29页
        2.1 实验材料第22-25页
        2.2 实验方法第25-29页
    3 实验结果第29-40页
        3.1 采样点地理坐标第29页
        3.2 酸矿水性质分析第29-31页
        3.3 W-3-1的形态学特征第31-33页
        3.4 W-3-1的生理生化特征第33-34页
        3.5 W-3-1的最适生长条件第34-36页
        3.6 W-3-1的生长曲线第36-37页
        3.7 W-3-1的脂肪酸组分分析第37-38页
        3.8 W-3-1的系统发育分析第38-40页
    4 结论第40-41页
第三章 硫氧化菌W-3-1氧化单质硫研究第41-54页
    1 引言第41页
    2 材料和方法第41-43页
        2.1 实验材料第41-42页
        2.2 实验方法第42-43页
    3 实验结果第43-52页
        3.1 菌株W-3-1对不同硫底物的利用情况第43-45页
        3.2 单质硫浓度对W-3-1氧化能力的影响第45-47页
        3.3 表面活性剂对W-3-1氧化能力的影响第47-49页
        3.4 菌株W-3-1氧化单质硫的部位和途径第49-51页
        3.5 单质硫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第51-52页
    4 结论第52-54页
第四章 硫氧化菌W-3-1与黄铁矿相互作用研究第54-70页
    1 引言第54-55页
    2 材料和方法第55-57页
        2.1 实验材料第55-56页
        2.2 实验方法第56-57页
    3 实验结果第57-68页
        3.1 菌株W-3-1与黄铁矿的相互作用第57-64页
        3.2 菌株W-3-1与黄铁矿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第64-68页
    4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致谢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数阶忆阻混沌系统的几类同步控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光谱技术的斜生栅藻油脂含量检测及其空间分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