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黄土区低降速带吸收衰减规律及补偿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地震波吸收衰减理论及Q值算法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2.2 基于Q值的地震波衰减补偿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 论文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1.3.1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吸收衰减理论及品质因子提取方法 | 第18-30页 |
2.1 吸收衰减理论 | 第18-19页 |
2.2 品质因子类型及相互关系 | 第19-21页 |
2.2.1 品质因子的类型 | 第19-21页 |
2.2.2 几种品质因子之间的关系 | 第21页 |
2.3 品质因子计算方法 | 第21-26页 |
2.3.1 时间域Q值求取法 | 第22-24页 |
2.3.2 频率域Q值求取法 | 第24-26页 |
2.4 微测井资料提取品质因子方法 | 第26-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基于微测井资料的品质因子估计 | 第30-50页 |
3.1 微测井正演模拟及吸收衰减分析 | 第30-37页 |
3.1.1 微测井粘弹性介质正演模拟 | 第30-32页 |
3.1.2 吸收衰减分析 | 第32-37页 |
3.2 微测井品质因子反演 | 第37-48页 |
3.2.1 层速度反演 | 第37页 |
3.2.2 微测井频谱比率法品质因子反演 | 第37-42页 |
3.2.3 微测井振幅衰减法品质因子反演 | 第42-44页 |
3.2.4 微测井质心频率偏移法品质因子反演 | 第44-47页 |
3.2.5 品质因子反演结果对比分析 | 第47-4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黄土塬区近地表品质因子提取 | 第50-76页 |
4.1 研究区近地表地质概况 | 第50-51页 |
4.2 微测井数据采集及处理 | 第51-57页 |
4.2.1 微测井数据采集 | 第51-54页 |
4.2.2 微测井数据处理 | 第54-57页 |
4.3 研究区低降速带衰减分析 | 第57-73页 |
4.3.0 实际数据与模拟数据Q值反演对比 | 第57-63页 |
4.3.1 研究区衰减特征 | 第63-71页 |
4.3.2 研究区微测井Q值提取 | 第71-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6页 |
第五章 基于品质因子的吸收衰减补偿 | 第76-80页 |
5.1 常Q反Q滤波方法 | 第77页 |
5.2 近地表反Q滤波实际应用效果 | 第77-7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80-82页 |
6.1 认识及结论 | 第80-81页 |
6.2 问题及建议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