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智能靶向递药系统用于脑胶质瘤的治疗

内容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19页
    1.1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研究背景第13-17页
        1.2.1 脑胶质瘤的治疗现状与局限第13-14页
        1.2.2 纳米递药系统第14-15页
        1.2.3 脑靶向递药策略第15-16页
        1.2.4 药物控释系统第16-17页
    1.3 课题设计与研究内容第17-19页
        1.3.1 研究思路及目的第17页
        1.3.2 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靶向脑胶质瘤细胞的纳米递药系统AS1411-PGG-PTX的设计与评价第19-49页
    2.1 引言第19-21页
    2.2 纳米递药系统AS1411-PGG-PTX的制备与表征第21-26页
        2.2.1 仪器材料第21-22页
        2.2.2 实验方法第22-24页
        2.2.3 结果与讨论第24-26页
        2.2.4 小结第26页
    2.3 纳米递药系统AS1411-PGG-PTX的体内外靶向性研究第26-40页
        2.3.1 仪器材料第26-28页
        2.3.2 实验方法第28-31页
        2.3.3 结果与讨论第31-39页
        2.3.4 小结第39-40页
    2.4 纳米递药系统AS1411-PGG-PTX的体内外药效学评价第40-47页
        2.4.1 仪器材料第40-41页
        2.4.2 实验方法第41-42页
        2.4.3 结果与讨论第42-46页
        2.4.4 小结第46-47页
    2.5 本章总结第47-48页
    2.6 本章结论第48-49页
第3章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智能控释的靶向血脑屏障及脑胶质瘤细胞的双级靶向纳米递药系统ANP-D/P的设计及评价第49-88页
    3.1 引言第49-51页
    3.2 纳米递药系统ANP-D/P的制备与表征第51-58页
        3.2.1 仪器材料第51-52页
        3.2.2 实验方法第52-55页
        3.2.3 结果与讨论第55-58页
        3.2.4 小结第58页
    3.3 HIFU对纳米递药系统ANP-D/P药物释放的影响第58-63页
        3.3.1 仪器材料第58页
        3.3.2 实验方法第58-59页
        3.3.3 结果与讨论第59-62页
        3.3.4 小结第62-63页
    3.4 纳米递药系统ANP-D/P的体内外靶向性研究第63-72页
        3.4.1 仪器材料第63页
        3.4.2 实验方法第63-66页
        3.4.3 结果与讨论第66-71页
        3.4.4 小结第71-72页
    3.5 纳米递药系统ANP-D/P的体内外药效学评价第72-84页
        3.5.1 仪器材料第72页
        3.5.2 实验方法第72-75页
        3.5.3 结果与讨论第75-84页
        3.5.4 小结第84页
    3.6 本章总结第84-87页
    3.7 本章结论第87-88页
第4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第88-90页
第5章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90-92页
    5.1 递药系统的创新第90页
    5.2 靶向策略的创新第90页
    5.3 释药策略的创新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8页
附录第108-114页
    中英文缩写对照第108-111页
    插图与附表清单第111-114页
作者简历及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14-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物发光体系的优化:新型底物的开发以及基于“Caged”策略的探针研究
下一篇:3D打印多孔钛金属骨小梁髋臼杯的临床应用、体内基础研究与生物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