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产业集聚化水平测度与调控对策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2-14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环保产业研究进展 | 第19-29页 |
2.1 环保产业相关概念 | 第19-22页 |
2.1.1 定义与内涵 | 第19-21页 |
2.1.2 类别划分 | 第21-22页 |
2.2 产业集聚理论与实证研究 | 第22-26页 |
2.2.1 产业集聚概念 | 第22-23页 |
2.2.2 产业集聚成因及驱动机制 | 第23-25页 |
2.2.3 产业集聚实证研究 | 第25-26页 |
2.3 环保产业集聚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2.4 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29-38页 |
3.1 发达国家环保产业发展动态与启示 | 第29-32页 |
3.1.1 发展动态 | 第29-31页 |
3.1.2 发展经验 | 第31-32页 |
3.2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32-34页 |
3.2.1 发展现状 | 第32-34页 |
3.2.2 存在问题 | 第34页 |
3.3 全球环保产业发展趋势展望 | 第34-37页 |
3.3.1 集聚化 | 第34-35页 |
3.3.2 高技术化 | 第35-36页 |
3.3.3 专业化 | 第36页 |
3.3.4 市场化 | 第36-37页 |
3.4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环保产业空间非均衡性测度与分析 | 第38-52页 |
4.1 理论基础和测度方法 | 第38-41页 |
4.1.1 理论基础 | 第38-39页 |
4.1.2 测度方法 | 第39-41页 |
4.2 测度指标选择 | 第41-43页 |
4.2.1 环保产业投入水平 | 第41-42页 |
4.2.2 环保产业产出水平 | 第42页 |
4.2.3 环保产业投资效率 | 第42-43页 |
4.2.4 数据来源 | 第43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43-51页 |
4.3.1 基于投入的环保产业集聚化水平 | 第43-45页 |
4.3.2 基于产出的环保产业集聚化水平 | 第45-48页 |
4.3.3 基于投资效率的环保产业集聚化水平 | 第48-51页 |
4.4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环保产业集聚化发展驱动力分析 | 第52-62页 |
5.1 环保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54页 |
5.1.1 区位优势 | 第53页 |
5.1.2 市场需求 | 第53页 |
5.1.3 政策推动 | 第53页 |
5.1.4 科技进步 | 第53页 |
5.1.5 公众意识 | 第53-54页 |
5.2 驱动力模型构建 | 第54-57页 |
5.2.1 变量解释及其数据来源 | 第55-56页 |
5.2.2 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 | 第56页 |
5.2.3 方差膨胀因子检验 | 第56-57页 |
5.3 结果分析 | 第57-60页 |
5.3.1 环保产业投入水平的回归估计结果 | 第58-59页 |
5.3.2 环保产业产出水平的回归估计结果 | 第59-60页 |
5.3.3 环保产业投资效率的回归估计结果 | 第60页 |
5.4 小结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环保产业集聚化发展调控对策 | 第62-68页 |
6.1 正视环保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 | 第62-63页 |
6.1.1 保障东部地区环保投资强度 | 第62页 |
6.1.2 加快培育中西部地区环保科技创新能力 | 第62-63页 |
6.2 加强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激励 | 第63-64页 |
6.2.1 加强产业集聚化发展规划引导 | 第63页 |
6.2.2 完善多样化的财政支持手段 | 第63-64页 |
6.2.3 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和监管职能 | 第64页 |
6.3 着力环保市场培育和规范化建设 | 第64-65页 |
6.3.1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模式 | 第64-65页 |
6.3.2 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 第65页 |
6.4 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 | 第65-66页 |
6.4.1 发挥人才聚集效应 | 第65-66页 |
6.4.2 健全高端人才引进机制 | 第66页 |
6.4.3 发挥技术的聚集效应 | 第66页 |
6.5 大力推进环保产业园区建设 | 第66-68页 |
6.5.1 找准园区产业发展定位 | 第66-67页 |
6.5.2 建立健全产业准入机制 | 第67页 |
6.5.3 完善科技创新激励配套措施 | 第67-6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8-70页 |
7.1 结论 | 第68-69页 |
7.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