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风险识别及评价研究--以上海市涉农地区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导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相关研究进展第12-17页
        1.3.1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第12-15页
        1.3.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5-16页
        1.3.3 文献述评第16-17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7-18页
        1.4.1 研究方法第17页
        1.4.2 技术路线第17-18页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18-20页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0-24页
    2.1 基本概念第20-21页
        2.1.1 农村土地第20页
        2.1.2 农地流转第20页
        2.1.3 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第20页
        2.1.4 农地流转风险第20-21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1-24页
        2.2.1 委托代理理论第21-22页
        2.2.2 规模经济理论第22页
        2.2.3 风险管理理论第22-24页
第3章 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的理论分析及模式判别第24-35页
    3.1 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的主体第24-26页
        3.1.1 基层政府第24-25页
        3.1.2 村委会第25页
        3.1.3 农地流出方第25-26页
        3.1.4 农地流入方第26页
    3.2 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产生的机理分析第26-27页
        3.2.1 政府的利益诉求第26-27页
        3.2.2 村委会利益诉求第27页
        3.2.3 流出方利益诉求第27页
        3.2.4 流入方利益诉求第27页
    3.3 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的实施步骤第27-29页
    3.4 上海市农地流转模式判别第29-35页
        3.4.1 上海市农地流转的特点分析第29-33页
        3.4.2 上海市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模式判别第33-35页
第4章 上海市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的风险识别第35-42页
    4.1 风险识别的基本原则第35页
    4.2 风险识别的方法选择第35-36页
        4.2.1 德尔菲法第35-36页
        4.2.2 现场调查法第36页
        4.2.3 流程图法第36页
    4.3 风险识别过程第36-39页
    4.4 上海市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风险识别结果第39-42页
        4.4.1 政策风险第39页
        4.4.2 经营风险第39-40页
        4.4.3 社会风险第40-42页
第5章 上海市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的风险评价第42-51页
    5.1 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风险综合评价第43-47页
        5.1.1 风险等级划分第43页
        5.1.2 确定各指标权重第43-45页
        5.1.3 计算各风险值第45-46页
        5.1.4 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风险评价结果分析第46-47页
    5.2 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典型风险分析——政策可持续性风险第47-51页
        5.2.1 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第48页
        5.2.2 指标评价及分级标准第48-49页
        5.2.3 结果与分析第49-51页
第6章 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第51-54页
    6.1 政策可持续性风险防范第51页
    6.2 农地经营风险防范第51-52页
    6.3 农地流转社会风险防范第52-54页
第7章 结论和展望第54-56页
    7.1 主要结论第54-55页
    7.2 研究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录第61-65页
卷内备考表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市农村拆违后土地再利用问题研究--以上海市六墩村、沈陆村为例
下一篇:T公司基于QFD的多品种小批量供应商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