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相关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1.3.1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第12-15页 |
1.3.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20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2.1.1 农村土地 | 第20页 |
2.1.2 农地流转 | 第20页 |
2.1.3 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 | 第20页 |
2.1.4 农地流转风险 | 第20-21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2页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2页 |
2.2.3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2-24页 |
第3章 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的理论分析及模式判别 | 第24-35页 |
3.1 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的主体 | 第24-26页 |
3.1.1 基层政府 | 第24-25页 |
3.1.2 村委会 | 第25页 |
3.1.3 农地流出方 | 第25-26页 |
3.1.4 农地流入方 | 第26页 |
3.2 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产生的机理分析 | 第26-27页 |
3.2.1 政府的利益诉求 | 第26-27页 |
3.2.2 村委会利益诉求 | 第27页 |
3.2.3 流出方利益诉求 | 第27页 |
3.2.4 流入方利益诉求 | 第27页 |
3.3 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的实施步骤 | 第27-29页 |
3.4 上海市农地流转模式判别 | 第29-35页 |
3.4.1 上海市农地流转的特点分析 | 第29-33页 |
3.4.2 上海市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模式判别 | 第33-35页 |
第4章 上海市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的风险识别 | 第35-42页 |
4.1 风险识别的基本原则 | 第35页 |
4.2 风险识别的方法选择 | 第35-36页 |
4.2.1 德尔菲法 | 第35-36页 |
4.2.2 现场调查法 | 第36页 |
4.2.3 流程图法 | 第36页 |
4.3 风险识别过程 | 第36-39页 |
4.4 上海市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风险识别结果 | 第39-42页 |
4.4.1 政策风险 | 第39页 |
4.4.2 经营风险 | 第39-40页 |
4.4.3 社会风险 | 第40-42页 |
第5章 上海市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的风险评价 | 第42-51页 |
5.1 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风险综合评价 | 第43-47页 |
5.1.1 风险等级划分 | 第43页 |
5.1.2 确定各指标权重 | 第43-45页 |
5.1.3 计算各风险值 | 第45-46页 |
5.1.4 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5.2 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典型风险分析——政策可持续性风险 | 第47-51页 |
5.2.1 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 第48页 |
5.2.2 指标评价及分级标准 | 第48-49页 |
5.2.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第6章 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 第51-54页 |
6.1 政策可持续性风险防范 | 第51页 |
6.2 农地经营风险防范 | 第51-52页 |
6.3 农地流转社会风险防范 | 第52-54页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4-56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54-55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65页 |
卷内备考表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