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2.1 金融集聚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1.2.2 金融集聚影响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1.2.3 相关文献评析 | 第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9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9-2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2 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2章 金融集聚影响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22-31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2.1.1 金融集聚 | 第22页 |
2.1.2 经济发展 | 第22-23页 |
2.1.3 空间效应 | 第23页 |
2.2 金融集聚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2.2.1 金融结构论 | 第23-24页 |
2.2.2 金融深化论 | 第24-25页 |
2.2.3 金融功能论 | 第25页 |
2.3 金融集聚影响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 第25-31页 |
2.3.1 深化金融功能促进经济发展 | 第25-28页 |
2.3.2 发挥金融集聚效应推动经济发展 | 第28-31页 |
第3章 金融集聚影响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模型构建 | 第31-40页 |
3.1 金融集聚指标体系构建 | 第31-37页 |
3.1.1 金融集聚的变量选择 | 第31-32页 |
3.1.2 基于熵值法的金融集聚变量权重确定 | 第32-35页 |
3.1.3 我国各省市金融集聚测算 | 第35-37页 |
3.2 空间效应模型构建 | 第37-39页 |
3.2.1 空间滞后模型 | 第37-38页 |
3.2.2 空间误差模型 | 第38-39页 |
3.3 空间权重矩阵的确定 | 第39-40页 |
第4章 金融集聚影响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实证分析 | 第40-53页 |
4.1 金融集聚影响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分析 | 第40-43页 |
4.1.1 全域空间关联性分析 | 第40-41页 |
4.1.2 局域空间关联性分析 | 第41-43页 |
4.1.3 空间面板模型的检验 | 第43页 |
4.2 空间面板模型回归分析 | 第43-48页 |
4.2.1 空间滞后模型估计 | 第44-45页 |
4.2.2 空间误差模型估计 | 第45-47页 |
4.2.3 实证结论 | 第47-48页 |
4.3 进一步讨论 | 第48-53页 |
4.3.1 非空间面板模型回归估计 | 第48-49页 |
4.3.2 各项金融集聚指标影响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分析 | 第49-50页 |
4.3.3 各地区金融集聚影响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分析 | 第50-53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53-57页 |
5.1 加速金融集聚推动经济发展 | 第53-54页 |
5.1.1 发挥政府引导协调作用 | 第53页 |
5.1.2 完善人才发展战略及基础设施建设 | 第53-54页 |
5.1.3 优化金融市场监管体系 | 第54页 |
5.2 构建多层次金融集聚格局 | 第54-56页 |
5.2.1 打造国际金融中心 | 第55页 |
5.2.2 建设国家金融中心 | 第55页 |
5.2.3 创建区域金融中心 | 第55-56页 |
5.3 促进区域金融合作增强集聚辐射效应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