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球化学与原生晕方法在矾山地区的找矿应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1-13页 |
1.2.1 植物地球化学勘查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原生晕勘查方法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区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4 存在问题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工作完成情况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工作量统计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5-18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第15-16页 |
2.2 区域地层 | 第16-17页 |
2.3 构造 | 第17页 |
2.4 岩浆岩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矾山火山岩相学及蚀变特征 | 第18-37页 |
3.1 矾山地区岩相学特征 | 第18-27页 |
3.2 矾山地区火山岩相分带 | 第27-29页 |
3.3 矾山地区蚀变特征 | 第29-37页 |
第四章 土壤化探数据统计学特征 | 第37-42页 |
4.1 土壤地球化学统计学分析 | 第37-42页 |
4.1.1 土壤因子分析 | 第37-40页 |
4.1.2 土壤聚类分析 | 第40-42页 |
第五章 植物地球化学特征 | 第42-51页 |
5.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第42-44页 |
5.2 植物地球化学背景以及找矿指示意义 | 第44-46页 |
5.3 重要剖面异常 | 第46-51页 |
5.3.1 异常及异常下限计算方法 | 第46页 |
5.3.2 Ⅰ号桉树植物地球化学剖面 | 第46-48页 |
5.3.3 Ⅰ号芒萁植物地球化学剖面 | 第48-49页 |
5.3.4 Ⅱ号芒萁植物地球化学剖面 | 第49-51页 |
第六章 大矾山地区成矿潜力分析 | 第51-64页 |
6.1 大矾山地区矿化特征 | 第51-56页 |
6.2 大矾山地区矿床指示元素选择 | 第56-58页 |
6.3 原生晕异常显示 | 第58-60页 |
6.4 大矾山地区1:5万地磁和化探探讨 | 第60-61页 |
6.5 钻孔布置 | 第61-62页 |
6.6 大矾山找矿标志讨论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表 | 第70-87页 |
个人简介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