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地震散射波结构成像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4-22页 |
1.1 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2 被动源偏移成像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3 基于逆时成像的震源定位与结构成像研究背景 | 第17-19页 |
1.4 论文各章内容简述 | 第19-22页 |
第2章 水力压裂井中微地震逆时偏移成像 | 第22-36页 |
2.1 本章摘要 | 第22页 |
2.2 微地震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原理 | 第22-24页 |
2.3 模型测试 | 第24-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针对目标成像的微地震逆时偏移 | 第36-50页 |
3.1 本章摘要 | 第36-37页 |
3.2 针对目标体成像的方法原理 | 第37-40页 |
3.3 模型测试 | 第40-47页 |
3.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47-50页 |
第4章 基于逆时成像的被动源定位方法 | 第50-68页 |
4.1 本章摘要 | 第50-51页 |
4.2 波场反传方法原理 | 第51-53页 |
4.3 逆时成像方法原理 | 第53-58页 |
4.3.1 自相关/互相关成像条件 | 第54-55页 |
4.3.2 几何平均成像条件 | 第55-57页 |
4.3.3 分组自相关/互相关成像条件 | 第57-58页 |
4.4 逆时成像的被动源定位模型测试 | 第58-62页 |
4.5 实际资料处理:多井观测微地震事件定位 | 第62-66页 |
4.5.1 预处理 | 第62-63页 |
4.5.2 微地震事件定位 | 第63-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5章 基于逆时成像的被动源散射波成像方法 | 第68-86页 |
5.1 本章摘要 | 第68-69页 |
5.2 基于转换波成像的弹性波逆时成像方法 | 第69-71页 |
5.3 模型测试 | 第71-77页 |
5.4 实际资料处理: 井中监测微地震散射波成像 | 第77-8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3-8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6-88页 |
6.1 总结 | 第86-87页 |
6.2 展望 | 第87-88页 |
附录1 三维各向同性弹性波波场数值模拟 | 第88-92页 |
1.1 基于交错网格的有限差分方法 | 第88-90页 |
1.2 P、S波场分离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2页 |
致谢 | 第102-10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