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空气调节论文

热泵式溶液调湿空气处理装置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13-3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3-18页
        1.1.1 空调系统的任务第13-15页
        1.1.2 主要除湿方式的比较第15-18页
    1.2 文献综述第18-26页
        1.2.1 溶液与空气热质交换特性的研究第18-19页
        1.2.2 溶液除湿装置结构形式及驱动方式的研究第19-23页
        1.2.3 溶液除湿装置的性能分析第23-24页
        1.2.4 溶液除湿装置的应用研究第24页
        1.2.5 目前国内外溶液调湿装置研究存在的不足第24-26页
    1.3 热泵式溶液调湿装置研究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第26-31页
        1.3.1 热泵式溶液调湿装置研究现状第26-29页
        1.3.2 目前热泵式溶液调湿装置研究所面临的问题第29-31页
    1.4 课题研究内容第31-34页
        1.4.1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31-32页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32页
        1.4.3 论文研究框架第32-34页
第2章 热泵式溶液调湿装置的数学模型第34-52页
    2.1 热泵式溶液调湿空气处理装置的原理第34-38页
        2.1.1 典型的热泵式溶液调湿空气处理装置第34-36页
        2.1.2 溶液-空气直接接触式传热传质单元模块的工作原理第36-37页
        2.1.3 溶液式全热回收装置第37-38页
    2.2 溶液子系统的数学模型第38-46页
        2.2.1 单元模块溶液与空气热质交换的数学模型第38-42页
        2.2.2 单元模块中储液槽的数学模型第42-44页
        2.2.3 溶液-溶液热回收板换的数学模型第44页
        2.2.4 溶液基础物性的计算方程第44-46页
    2.3 热泵子系统的数学模型第46-51页
        2.3.1 压缩机的数学模型第46-48页
        2.3.2 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数学模型第48-50页
        2.3.3 膨胀阀的数学模型第50-51页
    2.4 小结第51-52页
第3章 模拟仿真平台的建立与实验验证第52-65页
    3.1 模拟仿真平台的建立第52-57页
        3.1.1 模拟仿真平台的设计需求分析第52-53页
        3.1.2 模拟仿真平台的结构设计第53-55页
        3.1.3 模拟仿真平台的建立第55-57页
    3.2 模拟仿真平台的实验验证第57-64页
        3.2.1 主要部件仿真模型的验证第57-59页
        3.2.2 典型溶液调湿空气处理装置仿真模型的实验验证第59-64页
    3.3 小结第64-65页
第4章 溶液调湿装置的优化原则第65-91页
    4.1 优化目标第65-66页
    4.2 典型溶液调湿装置的初步优化第66-72页
        4.2.1 典型装置的热质交换过程整体分析第66-69页
        4.2.2 典型装置存在的问题第69-70页
        4.2.3 典型装置的初步优化第70-72页
    4.3 溶液调湿装置结构流程的优化第72-90页
        4.3.1 几种典型结构流程及其空气处理过程第72-81页
        4.3.2 不同结构流程的优化分析第81-85页
        4.3.3 特定结构流程的内部参数优化第85-89页
        4.3.4 溶液调湿装置的优化原则第89-90页
    4.4 小结第90-91页
第5章 控制调节特性与控制策略第91-130页
    5.1 溶液调湿装置的控制调节特性第91-103页
        5.1.1 溶液调湿空气处理过程的驱动力分析第91-92页
        5.1.2 送风焓值的控制调节特性第92-96页
        5.1.3 送风相对湿度的控制调节特性第96-100页
        5.1.4 控制调节特性与控制策略第100-103页
    5.2 基于变频压缩机的溶液调湿装置控制策略第103-116页
        5.2.1 溶液调湿装置实际控制方式的限制条件第103-106页
        5.2.2 控制策略分析第106-114页
        5.2.3 基于变频压缩机的控制策略的应用第114-116页
    5.3 基于定频压缩机的溶液调湿装置控制策略第116-124页
        5.3.1 基于定频压缩机的控制策略第116-122页
        5.3.2 基于定频压缩机的控制策略的应用第122-124页
    5.4 控制调节策略的实验验证第124-128页
        5.4.1 控制调节特性的实验验证第124-126页
        5.4.2 控制调节策略的实验验证第126-128页
    5.5 小结第128-130页
第6章 全年运行策略与性能分析第130-152页
    6.1 全年运行策略分析第130-139页
        6.1.1 溶液调湿装置的运行模式第130-133页
        6.1.2 新风区域的划分第133-134页
        6.1.3 全工况运行策略分析第134-139页
    6.2 溶液调湿装置全工况性能分析第139-147页
        6.2.1 新风状态变化时的全工况性能分析第139-143页
        6.2.2 送风状态变化时的机组性能分析第143-147页
    6.3 溶液调湿新风机组与常规新风机组的性能对比第147-150页
        6.3.2 采用低温冷冻水除湿的新风机组第147-148页
        6.3.3 带转轮热回收的低温冷冻水除湿新风机组第148-149页
        6.3.4 带转轮热回收的直膨除湿新风机组第149-150页
        6.3.5 溶液调湿新风机组与其它新风机组性能的对比第150页
    6.4 小结第150-152页
第7章 热泵式溶液调湿空气处理装置的工程实践第152-176页
    7.1 热泵式溶液调湿新风机组的工程实践第152-167页
        7.1.1 工程概况第152-153页
        7.1.2 基于溶液调湿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设计第153-157页
        7.1.3 溶液调湿新风机组性能测试第157-160页
        7.1.4 水系统性能测试第160-163页
        7.1.5 室内控制效果测试第163-165页
        7.1.6 空调系统年度运行电耗分析第165-166页
        7.1.7 招商地产办公楼项目实践总结第166页
        7.1.8 类似示范工程第166-167页
    7.2 热泵式溶液调湿装置在全空气空调系统中的工程实践第167-175页
        7.2.1 工程概况第167-168页
        7.2.2 空调系统设计分析第168-170页
        7.2.3 空调系统运行效果测试第170-173页
        7.2.4 改造后空调系统节能效果分析第173-174页
        7.2.5 类似示范工程第174-175页
    7.3 小结第175-176页
第8章 总结与展望第176-179页
参考文献第179-185页
致谢第185-18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第186-189页

论文共1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连带责任研究
下一篇: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