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引言和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1.1 转录调控 | 第11-18页 |
1.1.1 基因转录的调控 | 第11-12页 |
1.1.2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组件 | 第12-18页 |
1.2 锌指蛋白(zinc finger protein,ZFP) | 第18-22页 |
1.2.1 锌指蛋白结构 | 第18-19页 |
1.2.2 锌指蛋白基因家族 | 第19-22页 |
1.3 本文研究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47页 |
2.1 材料 | 第24-28页 |
2.1.1 生物信息学软件 | 第24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4-26页 |
2.1.3 质粒、细胞和菌株 | 第26-27页 |
2.1.4 主要实验仪器和耗材 | 第27-28页 |
2.2 方法 | 第28-47页 |
2.2.1 灵长类特异KRAB框锌指蛋白分析 | 第28页 |
2.2.2 ZNF480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8-29页 |
2.2.3 myogenin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9页 |
2.2.4 探针设计与合成 | 第29-31页 |
2.2.5 PCR扩增 | 第31-32页 |
2.2.6 PCR产物纯化回收 | 第32-33页 |
2.2.7 载体连接实验 | 第33页 |
2.2.8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3-34页 |
2.2.9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34页 |
2.2.10 质粒的小量制备 | 第34-35页 |
2.2.11 阳性克隆的筛选与鉴定 | 第35-36页 |
2.2.12 测序 | 第36页 |
2.2.13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36-37页 |
2.2.14 常规细胞培养及转染 | 第37-38页 |
2.2.15 转基因稳定表达细胞系的建立 | 第38-39页 |
2.2.16 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 | 第39-40页 |
2.2.17 细胞核蛋白提取 | 第40-42页 |
2.2.18 Western blot | 第42页 |
2.2.19 凝胶阻滞(EMSA)实验 | 第42-47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47-64页 |
3.1 灵长类特异KRAB框锌指蛋白基序统计 | 第47页 |
3.2 本室几种KRAB框锌指蛋白对AP-1、SRE的转录活性数据分析 | 第47-52页 |
3.3 ZNF480与人、小鼠、大鼠myogenin启动子上锌指蛋白结合位点的EMSA实验 | 第52-59页 |
3.3.1 人、小鼠、大鼠myogenin启动子潜在的锌指蛋白结合位点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2-54页 |
3.3.2 ZNF480与myogenin启动子上潜在低保守度锌指蛋白结合位点EMSA实验 | 第54-57页 |
3.3.2.1 ZNF480与人ZBPF1低保守度锌指蛋白结合位点EMSA实验 | 第54-55页 |
3.3.2.2 ZNF480与人ZBPF16个点突变探针EMSA实验 | 第55-57页 |
3.3.3 ZNF480与高度保守的人ZBPF3、小鼠ZBPF2、大鼠ZBPF1潜在锌指蛋白结合位点EMSA实验 | 第57-58页 |
3.3.4 ZNF480与人ZBPF2、人ZBPF4潜在锌指蛋白结合位点EMSA实验 | 第58-59页 |
3.4 讨论 | 第59-64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64-66页 |
第五章 其它工作 | 第66-70页 |
5.1 人类COL4A2基因背景资料介绍 | 第66页 |
5.2 COL4A2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 | 第66-68页 |
5.3 用免疫共沉淀分析DAND5与FBN1的相互作用 | 第68-69页 |
5.4 讨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5页 |
附录1 | 第85-89页 |
附录2 | 第89-90页 |
附录3 | 第90-92页 |
后记 | 第92-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