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1 支原体概况 | 第12页 |
1.2 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性质 | 第12-14页 |
1.2.1 分类地位 | 第12-13页 |
1.2.2 形态与结构 | 第13-14页 |
1.3 流行病学调查 | 第14-15页 |
1.4 绵羊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及有关症状 | 第15页 |
1.4.1 临床诊断 | 第15页 |
1.4.2 组织病变 | 第15页 |
1.5 绵羊肺炎支原体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6 绵羊肺炎支原体诊断、防治措施及存在问题 | 第17-20页 |
1.6.1 诊断技术 | 第17-18页 |
1.6.2 防治措施 | 第18-19页 |
1.6.3 存在问题 | 第19-20页 |
2 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主要外膜抗原蛋白的确定 | 第20-26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0-23页 |
2.1.1 材料 | 第20页 |
2.1.2 方法 | 第20-23页 |
2.2 结果 | 第23-25页 |
2.2.1 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复壮结果 | 第23-24页 |
2.2.2 绵羊肺炎支原体Y98全蛋白与膜蛋白的结果分析 | 第24页 |
2.2.3 间接ELISA结果 | 第24-25页 |
2.2.4 Western blot结果 | 第25页 |
2.3 小结 | 第25-26页 |
3 绵羊肺炎支原体Y98 P30和P40基因的克隆及定点突变实验 | 第26-44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26-32页 |
3.1.1 材料 | 第26页 |
3.1.2 方法 | 第26-32页 |
3.2 结果 | 第32-43页 |
3.2.1 绵羊肺炎支原体Y98外膜蛋白P30基因和P40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第32-33页 |
3.2.2 P30基因和P40基因质粒鉴定结果 | 第33页 |
3.2.3 P30基因和P40基因的测序及序列比对 | 第33-39页 |
3.2.4 P30基因抗原表位的分析 | 第39-40页 |
3.2.5 P30基因跨膜结构的预测 | 第40-41页 |
3.2.6 P30基因和P40基因的定点突变 | 第41-42页 |
3.2.7 P30基因和P40基因酶切鉴定结果 | 第42-43页 |
3.2.8 P30基因和P40基因重叠延伸PCR测序结果 | 第43页 |
3.3 小结 | 第43-44页 |
4. 绵羊肺炎支原体Y98的P30和P40基因原核表达质粒构建及免疫原性研究 | 第44-54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44-48页 |
4.1.1 材料 | 第44-45页 |
4.1.2 方法 | 第45-48页 |
4.2 结果 | 第48-53页 |
4.2.1 P30和P40基因重组质粒酶切鉴定结果 | 第48页 |
4.2.2 外源蛋白SDS-PAGE分析 | 第48-49页 |
4.2.3 表达产物在大肠杆菌细胞中的分布 | 第49页 |
4.2.4 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产物结果 | 第49-50页 |
4.2.5 测定小鼠攻毒剂量(MLD)的结果 | 第50页 |
4.2.6 疫苗安全性检验结果 | 第50页 |
4.2.7 ELISA检测小鼠抗体效价结果 | 第50-51页 |
4.2.8 Western blot | 第51-53页 |
4.3 小结 | 第53-54页 |
讨论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
后记(含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