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契约性质的分析--兼评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绪论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经济学视角下劳动契约性质的界定 | 第11-18页 |
| 1.1 劳动契约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 1.2 企业的契约性质对劳动契约性质的决定性 | 第12-15页 |
| 1.3 劳动契约不完全性的体现 | 第15-18页 |
| 第二章 劳动契约法律特性的再认识 | 第18-24页 |
| 2.1 劳动契约不完全性对劳动契约立法的影响 | 第18-19页 |
| 2.2 劳动契约公法性质学说的不足 | 第19-21页 |
| 2.3 劳动契约的私法属性 | 第21-24页 |
| 第三章 劳动契约履行机制的探索 | 第24-29页 |
| 3.1 劳动契约的自我履行及其限度 | 第24-25页 |
| 3.2 劳动契约强制履行机制及其限度 | 第25-26页 |
| 3.3 劳动契约履约的最优选择 | 第26-29页 |
| 第四章 《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评析及思考 | 第29-35页 |
| 4.1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款的评析 | 第29-30页 |
| 4.2 经济补偿金相关条款分析 | 第30-31页 |
| 4.3 劳资关系中行政干预相关条款分析 | 第31-32页 |
| 4.4 劳动合同法原则和责任机制的思考 | 第32-35页 |
| 结论 | 第35-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