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秦巴山区软弱变质岩浅表层滑坡成因机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2页
        1.2.1 秦巴山区地质研究概况第13-17页
        1.2.2 变质岩区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3 浅表层滑坡研究现状第19-21页
        1.2.4 存在问题第21-22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2-23页
        1.3.1 研究目的第22页
        1.3.2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3.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23页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23-25页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孕灾背景第25-50页
    2.1 地形地貌第25-28页
    2.2 气象水文第28-32页
    2.3 地质构造第32-39页
    2.4 地层岩性第39-44页
    2.5 地下水第44-45页
    2.6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第45-47页
    2.7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第47-48页
    2.8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第48-49页
    2.9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浅表层滑坡发育规律及类型划分第50-81页
    3.1 浅表层滑坡的时空分布规律第50-62页
        3.1.1 浅表层滑坡时空分布规律第50-53页
        3.1.2 影响因素对浅表层滑坡的致滑作用分析第53-62页
    3.2 浅表层滑坡的发展演化规律第62-75页
        3.2.1 浅表层滑坡的形成时期划分第62-64页
        3.2.2 浅表层滑坡演化阶段划分及发育特征第64-67页
        3.2.3 研究区浅表层滑坡破坏模式第67-73页
        3.2.4 浅表层滑坡的危害性第73-75页
    3.3 研究区浅表层滑坡类型划分第75-80页
        3.3.1 滑坡类型划分的意义第75页
        3.3.2 目前常用的滑坡划分方案第75-76页
        3.3.3 浅表层滑坡类型划分第76-80页
    3.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四章 滑坡组成物质试验设备研制与试验方法优化第81-96页
    4.1 设备改造的必要性第81页
    4.2 试验设备改造第81-84页
    4.3 试验步骤第84-88页
    4.4 试验方法优化第88-95页
    4.5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五章 浅表层滑坡变质岩物理力学性质研究第96-120页
    5.1 变质岩矿物成分分析第96-105页
    5.2 变质岩基本物理性质研究第105页
    5.3 变质岩风化机理研究第105-115页
        5.3.1 变质岩单轴压缩及软化系数试验第105-112页
        5.3.2 变质岩耐崩解性试验第112-113页
        5.3.3 变质岩膨胀性试验第113-114页
        5.3.4 变质岩风化机理第114-115页
    5.4 变质岩力学性质试验第115-119页
        5.4.1 岩石现场点荷载试验第115-116页
        5.4.2 变质岩三轴压缩试验第116-119页
    5.5 本章小结第119-120页
第六章 浅表层滑坡滑体物质的变形破坏机理研究第120-146页
    6.1 土石混合体基本物理性质研究第120-124页
        6.1.1 基本物理性质试验第120-121页
        6.1.2 颗粒分析试验第121-124页
    6.2 土石混合体抗剪强度研究第124-132页
        6.2.1 土石混合体抗剪强度试验第124-128页
        6.2.2 抗剪强度影响因素试验研究第128-131页
        6.2.3 多因素影响下的抗剪强度经验式第131-132页
    6.3 土石混合体剪切流变效应研究第132-138页
        6.3.1 流变模型理论第132-133页
        6.3.2 剪切流变试验第133-135页
        6.3.3 剪切流变本构模型第135-137页
        6.3.4 本构模型参数计算第137-138页
    6.4 土石混合体变形破坏机理模拟试验研究第138-144页
        6.4.1 试验方法研究第138-141页
        6.4.2 物理模拟试验第141-143页
        6.4.3 数值模拟试验第143-144页
        6.4.4 颗粒变形破坏的力学分析第144页
    6.5 本章小结第144-146页
第七章 典型浅表层滑坡成因机理研究第146-180页
    7.1 典型浅表层滑坡概况第146-152页
    7.2 典型浅表层滑坡成因机理研究第152-168页
        7.2.1 典型浅表层滑坡形成的基本条件第152-161页
        7.2.2 浅表层滑坡的加剧与诱发机制第161-166页
        7.2.3 滑坡形成条件的耦合与互馈机制第166-167页
        7.2.4 典型浅表层滑坡成因机理分析第167-168页
    7.3 典型浅表层滑坡形成的定量分析第168-179页
        7.3.1 常用的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第168-172页
        7.3.2 计算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第172-174页
        7.3.3 不同工况下浅表层滑坡的数值分析第174-179页
    7.4 本章小结第179-180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80-183页
    8.1 结论第180-181页
    8.2 展望第181-183页
参考文献第183-197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97页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97-198页
致谢第198页

论文共1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隧道沥青混合料温拌阻燃技术研究
下一篇:上海洋画运动研究(1913-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