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3页 |
0.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0.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0.3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0.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0.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0.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1-12页 |
0.4.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0.4.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0.5 创新点 | 第12页 |
0.6 本文基本框架 | 第12-13页 |
第1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阐述 | 第13-18页 |
1.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1.1.1 民主 | 第13页 |
1.1.2 参与 | 第13-14页 |
1.1.3 网络民主 | 第14-15页 |
1.2 卡罗尔·佩特曼的参与式民主理论 | 第15-18页 |
1.2.1 心理的教育功能:培养公民的政治效能感 | 第16页 |
1.2.2 民主技能的教育功能:提升网络民主参与能力 | 第16-17页 |
1.2.3 民主程序的教育功能:网络民主参与渠道的自我完善 | 第17页 |
1.2.4 民主的实践形式:政治体系的民主化和社会化 | 第17-18页 |
第2章 网络民主参与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8-31页 |
2.1 甘肃正宁校车事件回顾 | 第18-22页 |
2.1.1 虚拟空间提供了平等的民主参与机会 | 第18-19页 |
2.1.2 网络监督已成为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 | 第19-20页 |
2.1.3 政府网络基础建设已初具规模 | 第20-22页 |
2.2 我国网络民主参与存在的问题 | 第22-26页 |
2.2.1 网络民主参与的网民数量有限 | 第22页 |
2.2.2 网络民主参与能力不高 | 第22-24页 |
2.2.3 网络民主参与渠道建设不完善 | 第24-25页 |
2.2.4 政府网站服务能力不高 | 第25-26页 |
2.3 我国网络民主参与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6-31页 |
2.3.1 网络媒体责任缺失导致民主参与意愿不强 | 第26页 |
2.3.2 网络监督理性不足导致民主参与能力低下 | 第26-29页 |
2.3.3 网络栏目建设不完善降低了民主参与效果 | 第29页 |
2.3.4 政府网络建设力度不够降低了社会民主化程度 | 第29-31页 |
第3章 我国网络民主参与的对策研究 | 第31-40页 |
3.1 加强网络媒体规范管理 | 第31-33页 |
3.1.1 提升网络媒体责任感 | 第31-32页 |
3.1.2 适当保护网络言论自由 | 第32页 |
3.1.3 完善网络媒体管理制度建设 | 第32-33页 |
3.2 开展网络民主训练 | 第33-35页 |
3.2.1 正确面对网络监督 | 第33-34页 |
3.2.2 积极开展网络动员 | 第34页 |
3.2.3 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 | 第34-35页 |
3.3 建立网络“诉求—回应”机制 | 第35-37页 |
3.3.1 完善网络参与栏目建设 | 第36页 |
3.3.2 加强网络参与栏目管理 | 第36-37页 |
3.3.3 提高网络参与栏目利用率 | 第37页 |
3.4 加快政府网络建设 | 第37-40页 |
3.4.1 普及政府网站基础设施建设 | 第37-38页 |
3.4.2 完善政府网站管理制度 | 第38页 |
3.4.3 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 | 第38-40页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11.16甘肃正宁校车车祸专项舆情研究报告 | 第44-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