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文献评述 | 第9-10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0-12页 |
2 粮食流通理论综述 | 第12-19页 |
2.1 粮食流通概述 | 第12页 |
2.2 粮食流通的地位和作用 | 第12-13页 |
2.3 粮食流通的形式和环节 | 第13-14页 |
2.4 我国粮食流通情况 | 第14-15页 |
2.5 国外粮食流通情况 | 第15-19页 |
2.5.1 国外粮食流通体系 | 第15-16页 |
2.5.2 国外粮食流通组织类型 | 第16页 |
2.5.3 国外粮食流通的特点及趋势 | 第16-19页 |
3 我国玉米流通现状及渠道分类 | 第19-26页 |
3.1 我国玉米流通现状 | 第19-22页 |
3.1.1 我国玉米市场概述 | 第19-20页 |
3.1.2 我国玉米国际贸易状况 | 第20-21页 |
3.1.3 我国玉米流通状况 | 第21-22页 |
3.2 我国玉米流通渠道分类 | 第22-26页 |
3.2.1 以“北产南消”为特征的玉米流通渠道 | 第22-23页 |
3.2.2 以玉米商贸企业为核心的玉米流通渠道 | 第23-24页 |
3.2.3 农民、流动粮贩和固定粮商之间的区域内玉米流通 | 第24-26页 |
4 我国玉米流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5页 |
4.1 主要问题 | 第26-30页 |
4.1.1 玉米商流环节运转不畅 | 第26页 |
4.1.2 玉米物流运输水平较低 | 第26-27页 |
4.1.3 玉米仓储基础设施落后 | 第27-28页 |
4.1.4 玉米流通信息传递体系不健全 | 第28页 |
4.1.5 玉米市场主体及其组织发育迟滞 | 第28-29页 |
4.1.6 收储政策调控体系不完善 | 第29-30页 |
4.2 原因分析 | 第30-35页 |
4.2.1 玉米批发市场功能分析 | 第30-31页 |
4.2.2 运输技术及运输路径分析 | 第31页 |
4.2.3 玉米储存基础设施分析 | 第31-32页 |
4.2.4 玉米流通信息传递分析 | 第32页 |
4.2.5 国有玉米经营企业机制分析 | 第32-33页 |
4.2.6 政策性制度因素分析 | 第33-35页 |
5 解决我国玉米流通问题的政策建议 | 第35-42页 |
5.1 优化玉米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 | 第35-37页 |
5.2 推进玉米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 第37页 |
5.3 完善玉米仓储设施和储备布局 | 第37-38页 |
5.4 建立高效的玉米流通信息系统 | 第38-39页 |
5.5 深化国有玉米经营企业市场化改革 | 第39-40页 |
5.6 进一步完善我国玉米流通体制政策 | 第40-42页 |
6 结论与不足 | 第42-4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2页 |
6.2 不足之处 | 第42-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详细摘要 | 第48-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