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认定现状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生产安全事故伤亡赔偿的发展及现状 | 第10-13页 |
1.3.1 生产安全事故伤亡赔偿的发展 | 第10-11页 |
1.3.2 生产安全事故伤亡赔偿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3-14页 |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概述 | 第14-18页 |
2.1 事故概念及其分类 | 第14-15页 |
2.1.1 概念 | 第14页 |
2.1.2 事故分类 | 第14-15页 |
2.2 事故调查程序 | 第15-16页 |
2.3 事故调查组组成 | 第16页 |
2.4 事故原因分析 | 第16-17页 |
2.5 事故性质确定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认定量化方法的研究 | 第18-28页 |
3.1 我国事故责任认定的一般步骤 | 第18页 |
3.2 事故责任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3.2.1 事故调查组组成及其职责缺陷 | 第18页 |
3.2.2 事故原因分析缺乏条理性 | 第18-19页 |
3.2.3 定案后申诉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 | 第19页 |
3.3 事故责任认定方法定量化的紧迫性及面临的困难 | 第19-20页 |
3.3.1 事故责任认定方法定量化的紧迫性 | 第19页 |
3.3.2 事故责任认定方法定量化面临的困难 | 第19-20页 |
3.4 事故责任认定量化方法 | 第20-25页 |
3.4.1 基本约定 | 第20页 |
3.4.2 模型介绍 | 第20页 |
3.4.3 建立影响因素集 | 第20-21页 |
3.4.4 确定影响度 | 第21-22页 |
3.4.5 计算责任大小 | 第22-24页 |
3.4.6 划分事故责任者 | 第24页 |
3.4.7 提出责任处理意见 | 第24页 |
3.4.8 事故责任认定量化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第24-25页 |
3.5 事故责任认定模拟案例 | 第25-28页 |
3.5.1 事故基本情况 | 第25页 |
3.5.2 事故原因分析 | 第25页 |
3.5.3 对事故进行责任认定 | 第25-28页 |
第四章 生产安全事故伤亡赔偿的研究 | 第28-39页 |
4.1 工伤保险现状分析 | 第28-31页 |
4.1.1 工伤认定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 | 第28-29页 |
4.1.2 劳动能力鉴定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 | 第29页 |
4.1.3 我国工伤保险赔偿标准分析 | 第29-31页 |
4.2 提高事故伤亡赔偿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 | 第31页 |
4.3 事故伤亡赔偿标准计算方法的研究 | 第31-37页 |
4.3.1 国内外生命价值评定方法 | 第32-34页 |
4.3.2 基于生命价值理论评定方法面临的难题 | 第34页 |
4.3.3 事故伤亡赔偿标准计算方法 | 第34-37页 |
4.4 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竞合问题及赔偿模式选择的建议 | 第37-39页 |
4.4.1 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竞合问题 | 第37页 |
4.4.2 对我国事故伤亡赔偿模式选择的建议 | 第37-39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39-40页 |
5.1 结论 | 第39页 |
5.2 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4-45页 |
详细中文摘要 | 第45-46页 |
详细英文摘要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