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H.264压缩域的电子稳像算法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7-8页
    1.2 电子稳像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概况第8页
    1.3 视频编码技术及视频编码技术标准的发展第8-9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9-10页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0-12页
第二章 H.264视频压缩编码标准第12-26页
    2.1 视频编码国际标准第12-14页
        2.1.1 MPEG标准第12页
        2.1.2 H.26X系列标准第12-14页
    2.2 H.264/AVC视频编码原理第14-18页
        2.2.1 H.264/AVC视频编码概述第14-16页
        2.2.2 H.264/AVC视频编码原理概述第16-18页
    2.3 H.264视频编码标准关键技术第18-25页
        2.3.1 帧内预测编码第18-20页
        2.3.2 帧间预测编码第20-23页
        2.3.3 整数变换第23-24页
        2.3.4 量化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电子稳像理论分析第26-40页
    3.1 电子稳像的理论基础第26-31页
        3.1.1 电子稳像的基本原理第27-28页
        3.1.2 摄像系统运动的类型第28-29页
        3.1.3 摄像机运动与图像运动的关系第29-30页
        3.1.4 图像运动模型第30-31页
    3.2 电子稳像的关键技术第31-37页
        3.2.1 运动估计第31-33页
        3.2.2 运动矢量滤波第33-35页
        3.2.3 运动补偿第35-37页
    3.3 稳像的评价准则第37-39页
        3.3.1 主观评价方法第37页
        3.3.2 客观评价方法第37-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基于H.264压缩域的电子稳像算法第40-48页
    4.1 电子稳像算法概述第40-41页
    4.2 基于H.264压缩域稳像算法的关键技术分析第41-43页
        4.2.1 Masoud Mohammadi等人的算法分析第41-42页
        4.2.2 王喆等人的全局运动估计算法分析第42页
        4.2.3 两种算法的缺点总结第42-43页
    4.3 一种基于H.264压缩域的电子稳像算法第43-46页
    4.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8-56页
    5.1 实验平台及其配置第48页
    5.2 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第48-54页
        5.2.1 实验步骤和目的说明第48-49页
        5.2.2 整体算法的实验分析第49-52页
        5.2.3 全局运动估计算法的实验分析第52-54页
    5.3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802.1X与动态VLAN技术构建灵活安全的局域网
下一篇:基于多特征学习的视频语义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