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1.3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6页 |
1.2.1 水夹点法 | 第11-12页 |
1.2.2 数学规划法 | 第12页 |
1.2.3 中间水道技术 | 第12-13页 |
1.2.4 超结构模型——数学规划法和现代算法结合 | 第13-16页 |
第2章 水系统集成优化方案研究 | 第16-37页 |
2.1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20页 |
2.1.1 软件开发工作 | 第17-19页 |
2.1.2 现场数据调研工作 | 第19-20页 |
2.1.3 草案优化工作 | 第20页 |
2.2 工艺及用水情况概要 | 第20-23页 |
2.3 现行水系统用水情况分析 | 第23-26页 |
2.3.1 原料分厂 | 第23-24页 |
2.3.2 供水分厂 | 第24页 |
2.3.3 气化分厂 | 第24页 |
2.3.4 甲醇分厂 | 第24-25页 |
2.3.5 尿素分厂 | 第25页 |
2.3.6 醋酐分厂 | 第25页 |
2.3.7 热电分厂 | 第25-26页 |
2.4 水系统集成优化 | 第26-37页 |
2.4.1 优化步骤 | 第26页 |
2.4.2 提供水源与水阱 | 第26-28页 |
2.4.3 确定研究对象 | 第28-29页 |
2.4.4 完善用水单元极限数据 | 第29-32页 |
2.4.5 生成初始用水网络 | 第32-33页 |
2.4.6 形成优化方案 | 第33-37页 |
第3章 方案选择与实施 | 第37-55页 |
3.1 冷凝液回用优化废锅用水 | 第37页 |
3.2 废锅排污回用优化循环水补水 | 第37页 |
3.3 工艺水回用优化气化系统用水 | 第37-38页 |
3.4 循环水替代循序或直排水优化冷却用水 | 第38页 |
3.5 解决高水低用优化磨机等用水 | 第38-39页 |
3.6 用水要求决定供水结构 | 第39页 |
3.7 低位热能综合利用优化水网络 | 第39-50页 |
3.7.1 低位热能回收的必要性 | 第39-40页 |
3.7.2 低位热能资源利用研究 | 第40-42页 |
3.7.3 废锅、锅炉给水研究 | 第42页 |
3.7.4 低温循环水及新鲜水利用研究 | 第42-43页 |
3.7.5 吸收式溴化锂制冷技术 | 第43-45页 |
3.7.6 冷凝液密闭回收技术研究 | 第45-48页 |
3.7.7 低位热能综合利用 | 第48-49页 |
3.7.8 效益估算 | 第49-50页 |
3.8 低压蒸汽提级利用优化蒸汽系统 | 第50-53页 |
3.8.1 低压蒸汽或乏汽回收原理 | 第51-52页 |
3.8.2 实施方案 | 第52页 |
3.8.3 效益估算 | 第52-53页 |
3.9 循环水节能节水优化 | 第53-55页 |
3.9.1 循环水低位热能回收利用 | 第53页 |
3.9.2 循环水运行优化 | 第53-55页 |
第4章 方案实施效果 | 第55-57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 | 第57-59页 |
5.1 结论 | 第57-58页 |
5.2 建议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65页 |
附录 | 第65-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