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成像的二维物体BRDF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4页
        1.2.1 研究概况第9-13页
        1.2.2 我国 BRDF 研究的历史与主要特点第13-14页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基本知识第16-35页
    2.1 粗糙面的分类标准第16-17页
    2.2 常用辐射度量第17-19页
        2.2.1 辐射出射度第17页
        2.2.2 辐射强度和辐射亮度第17-18页
        2.2.3 辐射照度第18页
        2.2.4 朗伯余弦定律和漫辐射源的辐射特性第18-19页
            2.2.4.1 朗伯余弦定律第18页
            2.2.4.2 朗伯辐射源的辐射特性第18-19页
    2.3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第19-21页
    2.4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测量第21-22页
        2.4.1 四种 BRDF 测量方案第21-22页
        2.4.2 BRDF 的实验测量第22页
    2.5 BRDF 模型第22-34页
        2.5.1 Lambert 模型第23-24页
        2.5.2 Phong 模型第24-27页
        2.5.3 Blinn 模型第27-29页
        2.5.4 Torrance-Sparrow 模型第29-30页
        2.5.5 五参量模型第30-33页
        2.5.6 简化模型第33-34页
    2.6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基于成像的二维材料 BRDF 测量第35-45页
    3.1 物体的表面特性第35页
    3.2 基于成像技术的 BRDF 测量第35-36页
    3.3 基于成像的 BRDF 测量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6-40页
        3.3.1 实验原理第36-38页
        3.3.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8-40页
    3.4 四参量模型拟合第40-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结合 BRDF 模型的图像复制第45-58页
    4.1 BRDF 模型介绍第45-46页
    4.2 数据获取第46-48页
    4.3 结合 Phong 模型的图像光照模拟第48-49页
    4.4 基于实测 BRDF 值的图像复制第49-56页
        4.4.1 拟合曲线表达式选取第50页
        4.4.2 实验主要步骤第50-51页
        4.4.3 拟合效果对比第51-52页
        4.4.4 图像复制对比第52-54页
        4.4.5 实验结果分析第54-56页
    4.5 本章总结第56-58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5.1 总结第58页
    5.2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58页
    5.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附录第65-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Web地图的地理信息数据生产管理系统研究
下一篇:河南省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留守学生安全问题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