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合同法论文

论违约金的司法调整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0 导论第10-16页
    0.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0.2 文献综述第11-15页
    0.3 本文的研究路径第15-16页
1 违约金司法调整的制度价值第16-22页
    1.1 违约金的性质第16-19页
    1.2 违约金司法调整的制度价值第19-22页
        1.2.1 立法的合理性第19-20页
        1.2.2 司法实践中的必要性第20-22页
2 我国违约金的司法调整现状第22-33页
    2.1 我国违约金司法调整的现行法律依据第22-23页
    2.2 我国违约金的司法调整规则第23-31页
        2.2.1 我国违约金司法调整的程序问题第24-26页
        2.2.2 我国违约金司法调整的实体问题第26-31页
    2.3 我国违约金司法调整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1-33页
        2.3.1 规定机械,缺乏弹性第31页
        2.3.2 判断标准原则,不利于裁量第31-32页
        2.3.3 程序缺失,易导致裁判不公第32页
        2.3.4 条文重复,欠缺严谨第32-33页
3 完善我国违约金司法调整制度的建议第33-39页
    3.1 我国违约金司法调整的制度完善第33-35页
        3.1.1 明确违约金的性质,统一各界认识第33-34页
        3.1.2 增加故意违约不得请求调减违约金的规定第34页
        3.1.3 增加违约金司法调整的判断标准第34-35页
    3.2 我国违约金司法调整的法律适用第35-39页
        3.2.1 启动条件和期限的法律适用第35-36页
        3.2.2 举证责任分配的法律适用第36-37页
        3.2.3 法官释明权行使范围及条件的法律适用第37-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后记第43-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解除婚约的法律后果之比较研究
下一篇:我国传统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