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婚约的法律后果之比较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婚约概述 | 第10-19页 |
第一节 婚约的历史沿革 | 第10-13页 |
一、古代的婚约制度 | 第10-12页 |
二、近代婚约制度的转型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婚约的性质 | 第13-16页 |
一、有关婚约的性质的学说 | 第13-14页 |
二、明确婚约的性质 | 第14-16页 |
第三节 婚约的效力 | 第16-19页 |
一、婚约是不完全债权 | 第16-17页 |
二、婚约应当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解除婚约后婚约财产的返还 | 第19-27页 |
第一节 彩礼与婚约财产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婚约财产的性质 | 第20-23页 |
一、有关婚约财产的性质的学说 | 第20-22页 |
二、明确婚约财产的性质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有关规定 | 第23-27页 |
一、德国 | 第23-24页 |
二、瑞士 | 第24-25页 |
三、美国 | 第25页 |
四、我国台湾地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解除婚约后的损害赔偿 | 第27-34页 |
第一节 损害赔偿的性质 | 第27页 |
第二节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有关规定 | 第27-32页 |
一、德国 | 第27-28页 |
二、瑞士 | 第28-29页 |
三、美国 | 第29-31页 |
四、我国台湾地区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对前述立法例的比较和分析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对我国婚约立法的思考 | 第34-40页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婚约立法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我国婚约立法缺失的原因及增补的必要性 | 第35-37页 |
一、我国婚约立法缺失的原因 | 第35-36页 |
二、我国增补婚约立法的必要性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对我国婚约立法的初步建议 | 第37-40页 |
一、婚约的订立与解除 | 第37-38页 |
二、婚约财产的返还 | 第38-39页 |
三、损害赔偿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注释 | 第42-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