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低功耗路由协议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1.1 课题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1-14页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2 发展趋势及应用第13-14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4-16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4页
        1.4.2 论文结构第14-16页
第2章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综述第16-28页
    2.1 面临的挑战第16-18页
        2.1.1 网络中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2.1.2 路由协议需解决的困难第17-18页
    2.2 路由协议分类第18-23页
        2.2.1 ad hoc 网络引入路由协议第18-20页
        2.2.2 sink 节点移动路由协议第20-21页
        2.2.3 MWSN 路由协议第21-23页
        2.2.4 小结第23页
    2.3 移动模型第23-27页
        2.3.1 随机路点移动模型第23-24页
        2.3.2 随机方向移动模型第24-25页
        2.3.3 基于地图的移动模型第25-26页
        2.3.4 参考点组移动模型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LEACH-M 路由协议研究第28-38页
    3.1 LEACH-M 协议第28-33页
        3.1.1 LEACH-M 成簇阶段第28-29页
        3.1.2 LEACH-M 稳定阶段第29-31页
        3.1.3 LEACH-M 协议状态转换第31-33页
    3.2 LEACH-M 优缺点第33-35页
        3.2.1 LEACH-M 的优点第33页
        3.2.2 LEACH-M 的不足第33-35页
    3.3 LEACH-M 改进的方向第35-36页
        3.3.1 簇头产生方式第35页
        3.3.2 网络自适应能力第35-36页
        3.3.3 网络结构第36页
        3.3.4 工作方式第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FRP 路由协议第38-50页
    4.1 设计思想第38-40页
    4.2 FRP 工作流程第40-43页
        4.2.1 初始化阶段第40页
        4.2.2 稳定阶段第40-42页
        4.2.3 FRP 协议状态转换第42-43页
    4.3 性能分析第43-49页
        4.3.1 性能评价指标第43-44页
        4.3.2 能耗模型和仿真参数第44-47页
        4.3.3 仿真对比第47-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全功能节点分布算法第50-57页
    5.1 全功能节点位置选取第51-53页
        5.1.1 单个全功能节点位置选取第51-52页
        5.1.2 多个全功能节点位置选取第52-53页
    5.2 全功能节点数目的确定第53-54页
    5.3 仿真验证第54-56页
        5.3.1 移动节点服从均匀分布第54-55页
        5.3.2 移动节点服从高斯分布第55-56页
    5.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计算听觉场景分析的语音预处理系统
下一篇:智能电话中数字传真机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