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4-28页 |
1.1 坡耕地养分流失 | 第14-16页 |
1.2 坡耕地养分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6-19页 |
1.2.1 降雨对养分流失的影响 | 第16-17页 |
1.2.2 植被覆盖对养分流失的影响 | 第17-18页 |
1.2.3 土壤性质对养分流失的影响 | 第18-19页 |
1.2.4 坡度对养分流失的影响 | 第19页 |
1.3 坡耕地氮、磷流失的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1.3.1 坡耕地氮的流失 | 第19-21页 |
1.3.1.1 氮流失的途径 | 第19-20页 |
1.3.1.2 氮流失的机理 | 第20页 |
1.3.1.3 不同因素对氮流失的影响 | 第20-21页 |
1.3.2 坡耕地磷的流失 | 第21-22页 |
1.3.2.1 磷流失途径 | 第21页 |
1.3.2.2 磷流失形态 | 第21-22页 |
1.4 当前坡耕地氮、磷养分流失主要防控措施及研究展望 | 第22-23页 |
1.5 控释肥的发展及对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 第23-28页 |
1.5.1 控释肥的问世及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1.5.2 控释肥料的种类 | 第24-25页 |
1.5.2.1 包膜型肥料 | 第24-25页 |
1.5.2.2 化学抑制剂型肥料 | 第25页 |
1.5.3 控释肥对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 第25-28页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8-34页 |
2.1 控释肥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第28-30页 |
2.1.1 试验设计 | 第28-29页 |
2.1.2 供试材料 | 第29页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9-30页 |
2.1.3.1 生物学性状及其产量的测定 | 第29页 |
2.1.3.2 干物质积累量及根冠比测定 | 第29-30页 |
2.1.3.3 叶绿素,光合蒸腾速率及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30页 |
2.1.3.4 硝酸还原酶活性(NRA)测定 | 第30页 |
2.1.3.5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第30页 |
2.1.3.6 植株全氮、全磷、全钾的测定 | 第30页 |
2.1.3.7 品质的测定 | 第30页 |
2.1.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0页 |
2.2 控释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第30-33页 |
2.2.1 试验设计 | 第30-32页 |
2.2.2 供试材料 | 第32页 |
2.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2页 |
2.2.3.1 生物量测定 | 第32页 |
2.2.3.2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测定 | 第32页 |
2.2.3.3 氮素积累量测定 | 第32页 |
2.2.3.4 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蒸腾性能、荧光系数的测定 | 第32页 |
2.2.3.5 玉米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 | 第32页 |
2.2.3.6 玉米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第32页 |
2.2.3.7 玉米籽粒品质测定 | 第32页 |
2.2.3.8 氮素回收率与土壤依存率计算 | 第32页 |
2.2.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2.3 天然降雨条件下控释肥对坡耕地土壤养分流失规律研究 | 第33-34页 |
2.3.1 试验设计 | 第33-34页 |
2.3.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第34页 |
2.3.2.1 样品的采集 | 第34页 |
2.3.2.2 水样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62页 |
3.1 控释肥对坡地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 第34-41页 |
3.1.1 控释肥对坡耕地小麦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4-37页 |
3.1.1.1 对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3.1.1.2 对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第35-36页 |
3.1.1.3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3.1.2 控释肥对坡耕地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3.1.3 控释肥对坡耕地小麦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8页 |
3.1.4 控释肥对坡耕地小麦干物质积累、根冠比、农艺学参数、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第38-40页 |
3.1.4.1 对干物质积累与根冠比的影响 | 第38-39页 |
3.1.4.2 对农艺学参数、产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3.1.4.3 对品质的影响 | 第40页 |
3.1.5 控释肥对坡耕地小麦氮、磷、钾积累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3.2 控释肥对坡耕地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 第41-50页 |
3.2.1 控释肥对坡耕地玉米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荧光动力学参数、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1-44页 |
3.2.1.1 对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1.2 对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1.3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3.2.2 控释肥对坡耕地玉米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3.2.3 控释肥对坡耕地玉米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3.2.4 控释肥对坡耕地玉米生物量等农艺学参数、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第46-50页 |
3.2.4.1 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3.2.4.2 对农艺学性状的影响 | 第47-48页 |
3.2.4.3 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 第48-49页 |
3.2.4.4 对玉米产量、氮素吸收率及氮素分配的影响 | 第49-50页 |
3.3 天然降雨条件下控释肥对坡耕地养分流失的影响 | 第50-59页 |
3.3.1 不同坡度、施肥处理小区产流量与产沙量的差异 | 第50-52页 |
3.3.1.1 产流量的差异 | 第50-51页 |
3.3.1.2 产沙量的差异 | 第51-52页 |
3.3.2 不同坡度、施肥处理小区氮养分流失特征 | 第52-56页 |
3.3.2.1 硝态氮的流失 | 第52-53页 |
3.3.2.2 铵态氮的流失 | 第53-54页 |
3.3.2.3 可溶性氮的流失 | 第54-55页 |
3.3.2.4 颗粒态氮素的流失 | 第55页 |
3.3.2.5 总氮的流失量及流失率 | 第55-56页 |
3.3.3 控释肥对坡地径流磷素流失的影响 | 第56-59页 |
3.3.3.1 对可溶性磷素流失的影响 | 第56-57页 |
3.3.3.2 对颗粒态磷素流失的影响 | 第57-58页 |
3.3.3.3 对总磷流失的影响 | 第58-59页 |
3.4 控释肥对坡耕地土壤剖面氮、磷淋洗的影响 | 第59-62页 |
3.4.1 控释肥对坡耕地土壤剖面硝态氮淋洗的影响 | 第59-61页 |
3.4.2 控释肥对坡耕地土壤剖面速效磷淋洗的影响 | 第61-62页 |
4 讨论 | 第62-65页 |
4.1 控释肥对坡耕地小麦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 第62-63页 |
4.2 控释肥对坡耕地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 | 第63-64页 |
4.3 控释肥对坡耕地剖面养分积累的影响 | 第64-65页 |
5 结论 | 第65-67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7 致谢 | 第73-74页 |
8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