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页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12-18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2.1.1 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2.1.2 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6-17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18页 |
2.2.3 契约论 | 第18页 |
3 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模式分析 | 第18-33页 |
3.1 平安银行概况 | 第18-19页 |
3.2 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概况 | 第19-24页 |
3.2.1 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介绍 | 第19-22页 |
3.2.2 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 SWOT 分析 | 第22-24页 |
3.3 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分析 | 第24-33页 |
3.3.1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分析 | 第24-26页 |
3.3.2 预付款类融资模式分析 | 第26-29页 |
3.3.3 存货类融资模式分析 | 第29-32页 |
3.3.4 三种模式的比较 | 第32-33页 |
4 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分析 | 第33-40页 |
4.1 平安银行自身存在的风险隐患 | 第33-36页 |
4.1.1 资本不足的限制和不良贷款的增加 | 第33-35页 |
4.1.2 并购后的整合风险 | 第35-36页 |
4.2 不同模式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分析 | 第36-40页 |
4.2.1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风险分析 | 第36-37页 |
4.2.2 存货类融资模式风险分析 | 第37-38页 |
4.2.3 预付款类融资模式风险分析 | 第38-40页 |
5 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防范的建议 | 第40-45页 |
5.1 银行自身风险的控制 | 第40-41页 |
5.1.1 资产质量的优化 | 第40页 |
5.1.2 提高整合能力,加快整合进程 | 第40-41页 |
5.2 业务实施上风险的控制 | 第41-45页 |
5.2.1 选择合适的产业链与核心企业 | 第41-42页 |
5.2.2 加强内部控制以及合理引用风险转移技术,降低操作风险 | 第42页 |
5.2.3 逐日盯市,跌价补偿 | 第42-43页 |
5.2.4 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 | 第43页 |
5.2.5 建立重点行业专业化的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体系 | 第43-44页 |
5.2.6 共享平台的构建与深入 | 第44-45页 |
6 总结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历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