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与技术论文--导演论文

21世纪新生代电影女性导演创作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第11-15页
        1.2.1 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2 研究意义第15页
    1.3 本文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15-18页
        1.3.1 研究对象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2章 21 世纪新生代电影女性导演创作状况第18-33页
    2.1 不同特点的代表人物第18-22页
        2.1.1 徐静蕾:集演员与导演于一身的佼佼者第19页
        2.1.2 李玉:城市生活的真实记录者第19-20页
        2.1.3 马俪文:把一切看作未知的探索者第20-21页
        2.1.4 李虹:多种电影类型的试验者第21-22页
    2.2 富有个性的代表作品第22-33页
        2.2.1 徐静蕾:多重身份的女性表达第22-24页
        2.2.2 李玉:深层人性的多维探究第24-27页
        2.2.3 马俪文:社会万象的多方位探索第27-30页
        2.2.4 李虹:多种题材的不同选择第30-33页
第3章 21 世纪新生代女性导演电影的创作特征第33-52页
    3.1 女性主题的变化与拓展第33-35页
        3.1.1 传统“妻职”与“母职”形象的解构第33页
        3.1.2 自主女性形象的建构第33-34页
        3.1.3 同性之门的开启第34-35页
    3.2 女性导演的体验式表达第35-40页
        3.2.1 女性成长经验的表达与审视第35-36页
        3.2.2 边缘与底层人物的“特写”第36-37页
        3.2.3 惊悚与悬疑的发掘与剥离第37-40页
    3.3 男性角色的策略性规避第40-43页
        3.3.1 被缺席的男性第40-41页
        3.3.2 “男子气”的弱化第41-43页
    3.4 反传统的叙事策略第43-52页
        3.4.1 日常化的叙事主题第43-44页
        3.4.2 女性化的叙事视角第44-47页
            3.4.2.1 画内女性“我”者叙述第45-46页
            3.4.2.2 女性“它”者叙述第46-47页
        3.4.3 碎片化的叙事结构第47-49页
            3.4.3.1 组合式叙事第48页
            3.4.3.2 非情节叙事第48-49页
            3.4.3.3 开放式结局第49页
        3.4.4 镜像化的叙事空间第49-50页
        3.4.5 个人化的叙事语调第50-52页
第4章 凸显女性意识的创作经验第52-64页
    4.1 注意艺术审美与商业元素并重第52-60页
        4.1.1 本色现实主义与诗意并存第52-54页
        4.1.2 简洁的表现手法与黑色幽默并用第54-55页
        4.1.3 女性形象的全方位展示第55-57页
        4.1.4 紧跟市场商业化潮流第57-58页
        4.1.5 对社会现代性的反思第58-60页
    4.2 追求更加自由主动的女性表达第60-64页
        4.2.1 21 世纪以前囿于束缚的女性表达第60-62页
        4.2.2 21 世纪更多的生存空间与话语权第62-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文化产业立法研究
下一篇: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