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差异化及其原因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10-13页
1.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资本账户开放的内涵第14-15页
    1.3 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文献综述第15-20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第20-23页
    1.5 论文的章节安排第23页
    1.6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23-25页
2 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基本理论及扩展第25-39页
    2.1 基于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理论第25-28页
        2.1.1 双缺口模型与麦克杜格尔模型第25-27页
        2.1.2 到期转换效应与资产组合效应第27-28页
    2.2 基于金融发展理论第28-32页
        2.2.1 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第28-30页
        2.2.2 适度金融资本理论与经济增长第30-32页
    2.3 资本账户开放下的经济增长理论第32-37页
        2.3.1 资本帐户开放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第32-34页
        2.3.2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第34-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9页
3 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国别实践差异第39-48页
    3.1 资本账户开放的国际进程第39-40页
    3.2 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国别差异化第40-46页
        3.2.1 以智利资本账户开放为例第40-42页
        3.2.2 以泰国资本账户开放为例第42-45页
        3.2.3 以日本资本账户开放为例第45-46页
    3.3 本章小结第46-48页
4 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的门限值估计第48-62页
    4.1 门槛效应第48页
    4.2 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测度第48-50页
        4.2.1 法规标准法第48-49页
        4.2.2 定量法第49-50页
    4.3 门槛回归模型第50-52页
    4.4 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增长的门限值估计第52-60页
        4.4.1 模型设定及样本数据第52-53页
        4.4.2 门槛变量的的选择第53-55页
        4.4.3 门限值识别过程及结果第55-60页
    4.5 实证结果分析第60-62页
5 经济增长效应的差异化原因及其作用的动态过程第62-72页
    5.1 经济增长效应的差异化原因第62-63页
        5.1.1 研究与实证存在争论的原因分析第62-63页
        5.1.2 国别实践差异化原因分析第63页
    5.2 差异化原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过程分析第63-69页
        5.2.1 封闭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第64-65页
        5.2.2 开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第65-67页
        5.2.3 资本账户开放下的经济增长第67-68页
        5.2.4 模型结果分析第68-69页
    5.3 差异化原因小结第69-72页
6 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现状分析及启示第72-79页
    6.1 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现状和开放程度测度第72-73页
    6.2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分析第73-76页
        6.2.1 基于门限值的分析第73-75页
        6.2.2 经济增长与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第75-76页
    6.3 对我国加快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的启示与风险分析第76-79页
        6.3.1 对我国的启示第76页
        6.3.2 开放过程中的风险分析第76-78页
        6.3.3 开放路径分析第78-79页
7 总结与展望第79-81页
    7.1 论文结论第79-80页
    7.2 下一步研究方向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致谢第85-8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青岛市农村金融服务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