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植物营养、代谢与呼吸论文--光合作用、碳素同化作用论文

中国近海与西太平洋浮游植物光合活性特征研究

致谢第4-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引言第14-18页
    1 海洋浮游植物初级生产与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第14页
    2 海洋浮游植物光合活性特征研究的重要意义第14-16页
    3 本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第16-18页
第一章 叶绿素荧光技术与测量方法第18-36页
    1.1 叶绿素荧光技术的发展第18页
    1.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的基本原理第18-28页
        1.2.1 叶绿素荧光的产生第19-21页
        1.2.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定义第21-28页
    1.3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的测量仪器与方法第28-31页
        1.3.1 脉冲振幅调制荧光仪测定原理第28-29页
        1.3.2 浮游植物调制叶绿素荧光仪PHYTO-PAM第29-31页
    1.4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在海洋浮游植物光合生理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第31-34页
    1.5 小结第34-36页
第二章 胶州湾冬季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特征原位研究第36-52页
    2.1 调查海区第36-37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2.2.1 水样采集与环境要素测定第37-38页
        2.2.2 光合活性原位测定第38页
        2.2.3 浮游植物物种鉴定与生态因子测定第38页
    2.3 结果第38-49页
        2.3.1 胶州湾采样时的环境因子参数第38-40页
        2.3.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分布及丰度第40-43页
        2.3.3 胶州湾12月份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测定结果第43-49页
    2.4 讨论第49-51页
    2.5 小结第51-52页
第三章 黄东海夏季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特征原位研究第52-74页
    3.1 调查海区第52-53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53-55页
        3.2.1 水样采集与环境要素测定第53-54页
        3.2.3 光合活性原位测定第54页
        3.2.4 数据分析第54-55页
    3.3 结果第55-65页
        3.3.1 黄、东海浮游植物F_v/F_m的水平分布格局第55-57页
        3.3.2 黄、东海浮游植物光和活性特征的垂直分布格局第57-60页
        3.3.3 典型断面浮游植物光合活性分布特征第60-65页
        3.3.4 F_v/F_m与环境因要素的相关性分析第65页
    3.4 讨论第65-72页
        3.4.1 F_v/F_m与初级生产力及浮游植物生物量(Chl a)的关系第67-68页
        3.4.2 F_v/F_m与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和粒级结构的关系第68-69页
        3.4.3 F_v/F_m与光照和水层的关系第69-70页
        3.4.4 F_v/F_m与营养盐的关系第70-71页
        3.4.5 黄东海夏季快速光曲线(RLC)的变化特征第71-72页
    3.5 小结第72-74页
第四章 西太平洋冬季浮游植物光合活性特征原位研究第74-86页
    4.1 调查海区第74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74-76页
        4.2.1 水样采集与环境要素测定第74-75页
        4.2.2 光合活性原位测定第75-76页
        4.2.3 数据分析第76页
    4.3 结果第76-83页
        4.3.1 A段面和B断面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与温度、盐度、叶绿素、营养盐分布趋势第76-78页
        4.3.2 DY断面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与温度、盐度、营养盐、叶绿素垂直分布第78-80页
        4.3.3 DY断面F_v/F_m与其他光合活性系数测定结果第80-82页
        4.3.4 走航断面和DY断面F_v/F_m与叶绿素浓度以及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第82-83页
    4.4 讨论第83-84页
    4.5 小结第84-86页
第五章 不同P浓度及N/P对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生长及光合作用影响的比较研究第86-108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87-90页
        5.1.1 实验藻种第87页
        5.1.2 培养条件第87页
        5.1.3 实验方法第87-89页
        5.1.4 生长曲线的测定第89页
        5.1.5 光合活性的测定第89页
        5.1.6 叶绿素的测定第89-90页
        5.1.7 数据的处理第90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90-101页
    5.3 讨论第101-105页
        5.3.1 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第101-102页
        5.3.2 营养盐对浮游植物光合活性的影响第102-104页
        5.3.3 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特征与群落结构变化的关系第104-105页
    5.4 小结第105-108页
结语第108-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22页
作者简介第122-12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阳绝对辐射计主光阑面积测量
下一篇:猪细小病毒诱导猪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通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