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2.1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 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1.3.1 创新之处 | 第14页 |
1.3.2 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就地城镇化的相关理论综述 | 第15-24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2.1.2 就地城镇化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8-24页 |
2.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2.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1-24页 |
第三章 国外城镇化的实践与经验 | 第24-28页 |
3.1 美国-循序渐进的城镇化之路 | 第24-25页 |
3.2 英国-小城镇建设实践 | 第25页 |
3.3 日本-政府主导的城镇化 | 第25-26页 |
3.4 韩国-新村运动 | 第26-27页 |
3.5 经验总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江苏省就地城镇化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 第28-34页 |
4.1 江苏省就地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 第28-29页 |
4.2 江苏省就地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 第29-31页 |
4.2.1 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 第29页 |
4.2.2 城市群和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城乡空间格局优化 | 第29-30页 |
4.2.3 城乡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优势明显 | 第30-31页 |
4.3 江苏省就地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4.3.1 城乡保障水平不平等 | 第31-32页 |
4.3.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 第32页 |
4.3.3 城乡基础设施差别较大 | 第32-33页 |
4.3.4 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 第33-34页 |
第五章 江苏省就地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41页 |
5.1 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34-36页 |
5.1.1 产业发展与农民就业 | 第34页 |
5.1.2 土地流转补偿标准 | 第34-35页 |
5.1.3 社会保障 | 第35页 |
5.1.4 子女教育 | 第35页 |
5.1.5 基础设施建设 | 第35-36页 |
5.1.6 影响因素小结 | 第36页 |
5.2 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6-41页 |
5.2.1 模型选择 | 第36页 |
5.2.2 变量选取及研究假设 | 第36-38页 |
5.2.3 数据来源及样本介绍 | 第38-39页 |
5.2.4 计量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第六章 江苏省就地城镇化实现路径的建议 | 第41-45页 |
6.1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的产业化 | 第41-42页 |
6.2 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 第42-43页 |
6.3 加强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 | 第43页 |
6.4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第43-44页 |
6.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