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群众文化事业论文--文化馆(站)、文化宫论文

强化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职能的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1 引言第7-12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方向第9-11页
        1.2.1 国外研究状况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状况第10-11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1页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1页
    1.5 论文的创新点第11-12页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第12-24页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要第12-18页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范围第12-14页
        2.1.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第14-15页
        2.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方针、原则第15页
        2.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第15-18页
    2.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脉络和现状第18-20页
    2.3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情况第20-24页
        2.3.1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状况第20-21页
        2.3.2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概况第21-23页
        2.3.3 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第23-24页
3 郑州文化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现状第24-30页
    3.1 文化馆的传统职能——文化服务功能第24-25页
        3.1.1 文化娱乐功能第24页
        3.1.2 文化审美功能第24-25页
        3.1.3 文化教育功能第25页
        3.1.4 文化传承功能第25页
    3.2 文化馆的新职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第25-26页
        3.2.1 发挥文化馆的文化娱乐功能,宣传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第25页
        3.2.2 发挥文化馆的审美引导功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第25-26页
        3.2.3 发挥文化馆的教育功能,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第26页
        3.2.4 发挥传承职能,对“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抢救性管理保护第26页
    3.3 郑州市文化馆发展历程与现状第26-27页
    3.4 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现状第27-30页
4 郑州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功能的研判第30-38页
    4.1 文化馆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优势第30-33页
        4.1.1 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社会引导优势第30-31页
        4.1.2 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文化优势与技术优势第31页
        4.1.3 文化馆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其他优势第31-33页
    4.2 文化馆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的问题第33-36页
        4.2.1 文化馆不具备政府管理职能第33-34页
        4.2.2 文化馆没有资金优势第34页
        4.2.3 文化馆建立文化平台过程中存在的障碍第34-35页
        4.2.4 文化馆面临的社会协调与技术手段问题第35-36页
    4.3 文化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职能的新机遇第36-38页
        4.3.1 我国各级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的重视第36-37页
        4.3.2 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资金来源日益多样化第37页
        4.3.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手段日益丰富第37-38页
5 强化郑州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职能的对策第38-42页
    5.1 加强文化馆的政府管理职能第38-39页
        5.1.1 充分发挥事业单位职能第38-39页
        5.1.2 把握良好的外部环境第39页
    5.2 发挥自身文化优势构建文化平台第39-40页
    5.3 发挥社会引导职能第40页
    5.4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资金来源多样化第40-42页
6 总结与展望第42-44页
    6.1 对策建议总结第42页
    6.2 论文回顾第42-43页
    6.3 未来展望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BIC会聚技术的认识论研究
下一篇:南安市特色文化村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