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农业信贷论文

我国农户小额信贷需求决策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社会资本视角的分析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研究对象第10-11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1-12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页
   ·研究基本思路与论文框架第12-15页
   ·本文可能的贡献第15-16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6-31页
   ·农户小额信贷研究的理论回顾第16-18页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第16页
     ·信息不对称和信贷配给第16-18页
   ·农户小额信贷需求的实证研究综述第18-27页
     ·国外学者对农户小额信贷需求的实证研究第18-19页
     ·国内学者对农户小额信贷需求的实证研究第19-27页
   ·关于社会资本在小额信贷运作过程中的研究第27-30页
     ·国外关于社会资本与小额信贷的研究第27-28页
     ·国内关于社会资本与小额信贷的研究第28-30页
   ·小额信贷理论与文献的简要评述第30-31页
第三章 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现状第31-46页
   ·我国小额信贷发展沿革第31-33页
     ·小额信贷试点初期阶段(1994年年初-1996年10月)第31-32页
     ·小额信贷项目扩展阶段(1996年10月-2005年)第32页
     ·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第32-33页
   ·我国农户小额信贷供给分析——以农村信用社为例第33-37页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供给现状第33页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运行机制第33-37页
   ·我国经济落后地区农户小额信贷需求现状分析第37-44页
     ·农户存款储蓄意向第38-39页
     ·农户借贷途径及其满足程度第39页
     ·收入水平与农户借贷意向第39-41页
     ·农户信贷资金用途第41-42页
     ·农户借贷需求额度第42-43页
     ·农户借贷担保抵押情况第43-44页
   ·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社会资本视角:农户小额信贷需求决策行为的逻辑分析第46-58页
   ·社会资本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46-48页
     ·社会资本第46-47页
     ·社会网络关系第47页
     ·关系型信用第47-48页
   ·农户小额信贷需求决策行为的理论假定第48-54页
     ·农户是理性人第48-49页
     ·信任格局的差序形态和圈层结构第49-51页
     ·中国农户的特殊性与借贷偏好第51-53页
     ·农户小额信贷需求行为的决策路径第53-54页
   ·影响农户小额信贷需求决策行为的因素第54-58页
     ·社会网络关系第55页
     ·物质资本存量第55-56页
     ·其他反映农户信用状况的因素第56页
     ·农户参与金融的意识及对融资的认知程度第56-57页
     ·本文的理论模型第57-58页
第五章 农户小额信贷需求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经验分析第58-67页
   ·经验研究第58-65页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分析模型第58-60页
     ·运用二元逻辑斯谛回归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第60-64页
     ·对结论的进一步解释第64-65页
   ·影响农户小额信贷需求行为的其他原因分析第65-67页
     ·农业生产的弱质性抑制农户小额信贷需求第65页
     ·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导致小额信贷作用不显著第65-66页
     ·信贷设计不合理限制农户小额信贷需求第66页
     ·供给体制不完善无法为农户提供较好的金融服务第66-67页
第六章 促进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的政策建议第67-72页
   ·加大政府对小额信贷的支持力度第67-68页
     ·财政对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给予补偿第67页
     ·建立农户征信管理体系,优化小额信贷的信用环境第67-68页
   ·挖掘农户小额信贷潜在需求第68-70页
     ·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第68页
     ·提高农户自身积累能力,增强信贷资金使用效率第68-69页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农民的负担第69页
     ·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为小额信贷负担风险第69-70页
   ·扩大农村小额信贷供给渠道第70-72页
     ·调整农信社经营思路,完善农户小额信贷运作模式第70-71页
     ·多方协作,推进农户小额信贷健康稳定发展第71-72页
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72-74页
 结论第72-73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附录第79-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下一篇: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