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12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第2章 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理论研究 | 第14-24页 |
2.1 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定义以及其发展历史 | 第14-16页 |
2.2 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组成 | 第16-20页 |
2.2.1 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基础设施 | 第16-18页 |
2.2.2 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智能管理系统 | 第18-19页 |
2.2.3 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租赁点以及停保基地 | 第19-20页 |
2.3 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特点 | 第20-21页 |
2.4 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模式分类研究 | 第21-24页 |
第3章 基于人机工程学和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理论的西南交通大学校园公共自行车设计分析 | 第24-38页 |
3.1 人机工程学在公共自行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第24-28页 |
3.1.1 城市公共自行车结构尺寸分析 | 第24-26页 |
3.1.2 城市公共自行车人机界面分析 | 第26-27页 |
3.1.3 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停车设备人机分析 | 第27-28页 |
3.2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自行车系统适应性分析 | 第28-38页 |
3.2.1 西南交通大学校园自然地理环境及气候分析 | 第29-30页 |
3.2.2 西南交通大学校园规划与道路交通现状分析 | 第30-33页 |
3.2.3 西南交通大学校园道路系统人流量的分析调研 | 第33-34页 |
3.2.4 西南交通大学自行车系统配置分析 | 第34-38页 |
第4章 设计实践 | 第38-50页 |
4.1 设计要点与解决方案 | 第38-40页 |
4.1.1 现有问题的总结归纳 | 第38页 |
4.1.2 解决方案的提出 | 第38-40页 |
4.2 最终设计成果展示 | 第40-50页 |
4.2.1 外观造型人机尺寸分析 | 第40-41页 |
4.2.2 功能结构展示 | 第41-48页 |
4.2.3 设计评价 | 第48-50页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0-51页 |
5.1 结论和成果总结 | 第50页 |
5.2 设计中的不足 | 第50页 |
5.3 设计展望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附录Ⅰ | 第53-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