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2-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1 股权集中的研究 | 第13页 |
1.2.2 关联交易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3 大股东掏空行为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5-16页 |
1.4 论文基本框架 | 第16-18页 |
2 基于关联交易的大股东掏空行为理论概述 | 第18-24页 |
2.1 大股东掏空及其手段 | 第18-19页 |
2.1.1 大股东与控股股东 | 第18页 |
2.1.2 掏空的相关概念 | 第18页 |
2.1.3 大股东掏空的手段 | 第18-19页 |
2.2 掏空型关联交易及其主要形式 | 第19-22页 |
2.2.1 关联交易的概念 | 第19-20页 |
2.2.2 掏空型关联交易的主要形式 | 第20-21页 |
2.2.3 掏空型关联交易的后果 | 第21-22页 |
2.3 大股东掏空行为的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23页 |
2.3.2 公司治理理论 | 第23页 |
2.3.3 大股东掏空理论 | 第23-24页 |
3 *ST成霖大股东掏空情况介绍 | 第24-31页 |
3.1 *ST成霖相关情况介绍 | 第24-26页 |
3.1.1 *ST成霖的基本情况 | 第24页 |
3.1.2 *ST成霖的股权结构 | 第24-25页 |
3.1.3 *ST成霖的关联交易概况 | 第25-26页 |
3.2 *ST成霖大股东掏空型关联交易的路径分析 | 第26-28页 |
3.2.1 上市公司产品定价权被关联方控制 | 第26-27页 |
3.2.2 通过股票买卖进行利益输送 | 第27-28页 |
3.2.3 违规补贴母公司 | 第28页 |
3.3 *ST成霖大股东掏空型关联交易的影响因素 | 第28-29页 |
3.3.1 内部影响因素 | 第28-29页 |
3.3.2 外部影响因素 | 第29页 |
3.4 *ST成霖大股东掏空型关联交易的经济后果 | 第29-31页 |
3.4.1 中小股东利益被侵犯 | 第29-30页 |
3.4.2 导致公司严重亏损濒临退市 | 第30页 |
3.4.3 股权结构集中化对资本市场造成不利影响 | 第30-31页 |
4 *ST成霖大股东掏空型关联交易的原因分析 | 第31-34页 |
4.1 *ST成霖大股东掏空型关联交易发生的内部原因 | 第31-32页 |
4.1.1 股权集中度太高 | 第31页 |
4.1.2 内部控制系统形同虚设 | 第31页 |
4.1.3 中小股东的风险意识和维权意识不足 | 第31-32页 |
4.2 *ST成霖大股东掏空型关联交易发生的外部原因 | 第32-34页 |
4.2.1 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违法成本太低 | 第32页 |
4.2.2 外部审计监督职能失效 | 第32-34页 |
5 研究结论与案例启示 | 第34-38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34-36页 |
5.1.1 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容易导致大股东掏空型关联交易 | 第34页 |
5.1.2 内部治理缺陷难以有效防止大股东掏空型关联交易 | 第34-35页 |
5.1.3 大股东掏空型关联交易操作难度低且违法成本不高 | 第35页 |
5.1.4 大股东掏空型关联交易给上市公司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 第35-36页 |
5.2 案例启示 | 第36-38页 |
5.2.1 优化股权结构以实现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 | 第36页 |
5.2.2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有效防止大股东掏空型关联交易 | 第36-37页 |
5.2.3 加强政府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并鼓励媒体发挥监督职能 | 第37页 |
5.2.4 贯彻信息披露制度 | 第37-38页 |
6 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