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9页 |
1.3.1 微肥施用方式 | 第11-13页 |
1.3.2 锌、铁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 | 第13-17页 |
1.3.3 锌、铁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7-18页 |
1.3.4 微肥对产量的作用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21-24页 |
2.1 试验区自然概况 | 第21页 |
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第21-22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2.2 试验设计 | 第21页 |
2.2.3 种子处理方法 | 第21-22页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2-23页 |
2.3.1 玉米生育期观察 | 第22页 |
2.3.2 株高、茎粗和穗位高 | 第22页 |
2.3.3 单株叶面积 | 第22-23页 |
2.3.4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 | 第23页 |
2.3.5 光合速率和相对叶绿素含量 | 第23页 |
2.3.6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第23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4-39页 |
3.1 锌肥种子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24-29页 |
3.1.1 对株高、茎粗和穗位高的影响 | 第24页 |
3.1.2 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24-25页 |
3.1.3 对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 第25-26页 |
3.1.4 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影响 | 第26-27页 |
3.1.5 对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 第27-28页 |
3.1.6 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28-29页 |
3.2 无机铁肥种子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29-34页 |
3.2.1 对株高、茎粗和穗位高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2 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30页 |
3.2.3 对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4 对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5 对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6 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 螯合铁肥种子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34-39页 |
3.3.1 对株高、茎粗和穗位高的影响 | 第34页 |
3.3.2 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3 对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4 对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影响 | 第36页 |
3.3.5 对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6 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37-39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39-44页 |
4.1 讨论 | 第39-42页 |
4.1.1 锌肥种子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4.1.2 无机铁肥种子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4.1.3 螯合铁肥种子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4.2 结论 | 第42-44页 |
4.2.1 锌肥种子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2 无机铁肥种子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43页 |
4.2.3 螯合铁肥种子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