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新媒体对青年精神生活影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核心概念界定第10-13页
        1.2.1 新媒体第10-11页
        1.2.2 精神生活第11-12页
        1.2.3 青年第12-13页
    1.3 相关研究现状第13-18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8页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性第18-20页
        1.4.1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2 创新性第19-20页
第二章 新媒体与青年精神生活概述第20-33页
    2.1 新媒体的主要类型第20-24页
        2.1.1 互联网第20-22页
        2.1.2 手机第22-23页
        2.1.3 数字电视第23-24页
    2.2 新媒体的传播特征第24-27页
        2.2.1 传播主体大众化第24-25页
        2.2.2 传播内容碎片化第25页
        2.2.3 传播渠道多样化第25-26页
        2.2.4 传播模式裂变式立体化第26-27页
    2.3 新媒体对青年精神生活的嵌入第27-33页
        2.3.1 青年运用新媒体情况简析第27-28页
        2.3.2 青年运用新媒体的精神生活需求分析第28-30页
        2.3.3 青年现实精神生活矛盾揭示第30-33页
第三章 新媒体对青年精神生活的影响第33-41页
    3.1 新媒体对青年精神生活的积极影响第33-36页
        3.1.1 丰富内心生活第33-34页
        3.1.2 拓宽审美视角第34-35页
        3.1.3 增强政治参与度第35-36页
        3.1.4 提供不同角度生活意义的认同第36页
    3.2 新媒体对青年精神生活的消极影响第36-41页
        3.2.1 导致青年娱乐生活庸俗化第37-38页
        3.2.2 弱化青年公共意识第38页
        3.2.3 致使青年社交生活幻化第38-39页
        3.2.4 引起青年价值选择混乱第39-41页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优化青年精神生活对策分析第41-50页
    4.1 提供不同层次新媒体产品满足青年不同精神生活需求第41-43页
        4.1.1 注重生存型新媒体产品第41-42页
        4.1.2 增加成长性新媒体产品第42-43页
        4.1.3 提供精神性新媒体产品第43页
    4.2 构筑青年精神文化新家园滋养青年精神生活第43-46页
        4.2.1 领悟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增强青年自我价值主导性第44页
        4.2.2 强化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增强青年精神生活归属感第44-45页
        4.2.3 批判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丰富青年精神生活内涵第45-46页
    4.3 引导青年实现自我超越生成积极精神生活第46-50页
        4.3.1 唤醒青年的自我学习意识第46-47页
        4.3.2 培养青年的主体性第47-48页
        4.3.3 引导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我认同第48-50页
结论第50-52页
致谢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村民在村级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下一篇:成都某高校工会推动教职工健身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