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多源信息融合的网络拓扑发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3-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0页
        1.2.1 基于BGP数据采集点的拓扑识别方法第15-18页
        1.2.2 基于Traceroute探测节点的拓扑识别方法第18-19页
        1.2.3 基于IRR路由策略注册数据库的识别方法第19页
        1.2.4 其他网络拓扑识别方法第19-20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 本文章节安排第21-23页
第二章 AS级网络拓扑结构及识别方法概述第23-33页
    2.1 AS级网络拓扑结构描述第23-24页
    2.2 基于主动探测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第24-28页
        2.2.1 基于Ping的拓扑发现方法第25页
        2.2.2 基于Traceroute的拓扑发现方法第25-27页
        2.2.3 IP地址数据映射处理方法第27-28页
    2.3 基于被动探测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第28-32页
        2.3.1 基于SNMP协议的发现方法第28-29页
        2.3.2 基于OSPF协议的发现方法第29页
        2.3.3 基于RIP协议的发现方法第29-30页
        2.3.4 基于ARP协议的发现方法第30页
        2.3.5 基于BGP协议的发现方法第30-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AS级网络拓扑分析及探测节点布局方法第33-53页
    3.1 引言第33-36页
    3.2 AS级网络拓扑识别现状分析第36-39页
        3.2.1 BGP探测节点采集第36-37页
        3.2.2 Traceroute探测节点采集第37-38页
        3.2.3 AS级拓扑识别不完整性分析第38-39页
    3.3 探测节点布局方法设计第39-48页
        3.3.1 数据收集器的选取原则第40页
        3.3.2 算法设计与实现第40-48页
    3.4 算法结果分析第48-52页
    3.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AS级拓扑识别方法第53-73页
    4.1 引言第53-54页
    4.2 数据源解析及处理第54-61页
        4.2.1 三种数据源的特征比较第54-56页
        4.2.2 BGP路由信息处理准则第56页
        4.2.3 Traceroute地址数据映射准则第56-60页
        4.2.4 IRR数据准确度处理规则第60-61页
    4.3 基于数据源结合的拓扑识别方法设计与实现第61-63页
        4.3.1 多源数据融合的识别方法总流程第61-63页
        4.3.2 BGP路由信息与Traceroute数据源的融合过程第63页
    4.4 识别结果分析第63-72页
        4.4.1 可行性及识别效果分析第63-69页
        4.4.2 识别准确率分析第69-72页
    4.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文章总结及展望第73-75页
    5.1 全文总结第73-74页
    5.2 工作展望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DN的分布式并行地震解释系统设计
下一篇:四川电信IPV6技术演进及过渡部署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