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第19-30页 |
2.1 SDN技术 | 第19-20页 |
2.1.1 SDN概念 | 第19页 |
2.1.2 SDN架构 | 第19-20页 |
2.2 OpenFlow标准 | 第20-24页 |
2.2.1 OpenFlow交换机 | 第21页 |
2.2.2 流表 | 第21-24页 |
2.3 Floodlight控制器 | 第24-26页 |
2.3.1 Floodlight的REST API | 第25-26页 |
2.3.2 libcurl介绍 | 第26页 |
2.4 Qt开发框架介绍 | 第26-29页 |
2.4.1 Qt Graphics View框架介绍 | 第26-27页 |
2.4.2 Qt多线程库和网络库介绍 | 第27-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基于SDN的分布式并行地震解释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30-45页 |
3.1 基于SDN的分布式并行地震解释系统整体框架 | 第31-32页 |
3.2 网络控制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 第32-41页 |
3.2.1 Floodlight通信模块 | 第32-33页 |
3.2.2 流表编辑模块 | 第33-35页 |
3.2.3 拓扑和设备信息查询模块 | 第35-37页 |
3.2.4 控制消息通信模块 | 第37-38页 |
3.2.5 并行管理模块 | 第38-39页 |
3.2.6 日志管理模块 | 第39页 |
3.2.7 拓扑显示模块 | 第39-41页 |
3.3 地震解释模块修改 | 第41-43页 |
3.3.1 控制消息通信模块 | 第41-42页 |
3.3.2 并行任务模块 | 第42-43页 |
3.3.3 数据消息通信模块 | 第43页 |
3.4 分布式数据服务器介绍 | 第43-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地震解释系统中并行解释功能设计与实现 | 第45-66页 |
4.1 基于服务器的并行解释功能需求 | 第45-46页 |
4.2 在SDN中基于服务器的并行解释功能设计 | 第46-53页 |
4.2.1 基于服务器的并行解释流程设计 | 第46-48页 |
4.2.2 基于服务器的并行解释功能框架图 | 第48页 |
4.2.3 数据消息通信平台设计 | 第48-49页 |
4.2.4 客户端解释模块设计 | 第49-51页 |
4.2.5 解释服务器模块设计 | 第51-53页 |
4.3 在SDN中基于服务器的并行解释功能实现 | 第53-65页 |
4.3.1 数据消息通信模块实现 | 第53-57页 |
4.3.2 解释客户端模块实现 | 第57-61页 |
4.3.3 数据解释服务器模块实现 | 第61-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系统仿真和测试 | 第66-81页 |
5.1 仿真环境介绍 | 第66-67页 |
5.1.1 仿真软件介绍 | 第66页 |
5.1.2 测试环境 | 第66-67页 |
5.2 控制服务器测试 | 第67-72页 |
5.2.1 拓扑显示功能测试 | 第67-69页 |
5.2.2 流表编辑功能测试 | 第69-70页 |
5.2.3 日志记录测试 | 第70-71页 |
5.2.4 测试总结 | 第71-72页 |
5.3 SDN网络中的并行地震解释功能测试 | 第72-80页 |
5.3.1 并行任务调度测试 | 第73-75页 |
5.3.2 基于服务器的并行解释功能测试 | 第75-80页 |
5.3.3 测试总结 | 第8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81-82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