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5页 |
1.1 酚类物质的特性及危害 | 第11-12页 |
1.1.1 酚类物质的分类、分子结构特点及理化性质 | 第11页 |
1.1.2 苯酚的危害 | 第11-12页 |
1.1.3 酚废水的来源 | 第12页 |
1.2 含酚废水的处理现状 | 第12-15页 |
1.2.1 物理法 | 第13页 |
1.2.2 化学法 | 第13-14页 |
1.2.3 生物法 | 第14-15页 |
1.3 苯酚的微生物降解途径 | 第15-16页 |
1.4 黄孢原毛平革菌 | 第16-17页 |
1.5 P. chrysosporium的功能和应用 | 第17-18页 |
1.6 微生物的固定化 | 第18-19页 |
1.7 固定化细胞反应器 | 第19页 |
1.8 转录组测序 | 第19-25页 |
1.8.1 转录组测序的原理 | 第19-20页 |
1.8.2 转录组测序的流程 | 第20-22页 |
1.8.3 转录组测序的应用及未来展望 | 第22-25页 |
第二章 P. chrysosporium降解苯酚条件优化 | 第25-41页 |
引言 | 第25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5-31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6-31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9页 |
2.2.1 菌丝和厚垣孢子降解能力的对比 | 第31页 |
2.2.2 初始浓度对降解苯酚的影响 | 第31-32页 |
2.2.3 初始pH对降解苯酚的影响 | 第32-33页 |
2.2.4 接种量对降解苯酚的影响 | 第33-34页 |
2.2.5 摇床转速对于降解苯酚的影响 | 第34页 |
2.2.6 温度对于苯酚降解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2.2.7 响应面法优化初始pH、苯酚浓度和接种量 | 第35-36页 |
2.2.8 降解速率曲线 | 第36-37页 |
2.2.9 苯酚降解动力学分析 | 第37-39页 |
2.3 结论 | 第39-41页 |
第三章 P. chrysosporium厚垣孢子反应器的设计与运行 | 第41-51页 |
引言 | 第4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4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41-42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42-44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3.2.1 不同填充物反应器的苯酚降解能力差别 | 第44-45页 |
3.2.2 水力停留时间对于苯酚降解的影响 | 第45-46页 |
3.2.3 进水负荷对于苯酚降解的影响 | 第46页 |
3.2.4 孢子填充量对于降解苯酚的影响 | 第46-47页 |
3.2.5 温度对苯酚降解的影响 | 第47-48页 |
3.2.6 反应器连续运行稳定性 | 第48-49页 |
3.2.7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苯酚的降解动力学分析 | 第49页 |
3.3 结论 | 第49-51页 |
第四章 P. chrysosporium厚垣孢子的转录组测序和红外光谱分析 | 第51-71页 |
引言 | 第51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2-5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9页 |
4.3.1 测序样品的选择 | 第54-55页 |
4.3.2 测序质量评估 | 第55-56页 |
4.3.3 有参考基因组的序列比对分析 | 第56-57页 |
4.3.4 P. chrysosporium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 第57-67页 |
4.3.5 厚垣孢子及菌丝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67-69页 |
4.4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