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X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0-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2-22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2-16页 |
2.1.1 关于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研究 | 第12-13页 |
2.1.2 关于促进消费信贷发展的研究 | 第13页 |
2.1.3 关于消费信贷的约束因素的研究 | 第13-14页 |
2.1.4 个人消费信贷理论 | 第14-16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2.2.1 风险管理理论 | 第16-18页 |
2.2.2 信贷风险度量理论 | 第18-19页 |
2.2.3 金融创新理论 | 第19-20页 |
2.2.4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2.2.5 信贷配给理论 | 第21-22页 |
3 昆明X支行个人消费信贷现状 | 第22-30页 |
3.1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3.1.1 个人消费信贷规模不断扩大 | 第22页 |
3.1.2 个人消费信贷结构体系日趋完善 | 第22-23页 |
3.1.3 个人消费信贷地区分布不平衡 | 第23页 |
3.1.4 个人消费信贷收益率提高,不良率上升 | 第23页 |
3.1.5 个人消费信贷结构优化,产品不断丰富 | 第23-24页 |
3.1.6 个人消费信贷机构间竞争升级 | 第24页 |
3.2 昆明X支行总体情况介绍 | 第24页 |
3.3 昆明X支行个人消费信贷 | 第24-30页 |
3.3.1 昆明X支行昆明分行个人信贷业务状况 | 第24-27页 |
3.3.2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种类和结构 | 第27-30页 |
4 昆明X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内外部环境分析 | 第30-37页 |
4.1 宏观环境分析(PEST) | 第30-33页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第30页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第30-32页 |
4.1.3 技术环境分析 | 第32-33页 |
4.1.4 社会环境分析 | 第33页 |
4.2 内部环境分析 | 第33-35页 |
4.2.1 昆明X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优势分析 | 第33-34页 |
4.2.2 昆明X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劣势分析 | 第34页 |
4.2.3 昆明X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机会分析 | 第34页 |
4.2.4 昆明X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威胁分析 | 第34-35页 |
4.3 昆明X支行个人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4.3.1 缺乏有效的市场细分和定位 | 第35-36页 |
4.3.2 缺乏系统有效的营销策略 | 第36页 |
4.3.3 业务品种单一结构失衡 | 第36页 |
4.3.4 服务手段落后 | 第36-37页 |
5 昆明X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对策 | 第37-44页 |
5.1 发展思路与目标 | 第37页 |
5.1.1 发展思路 | 第37页 |
5.1.2 发展目标 | 第37页 |
5.2 市场定位与客户细分 | 第37-39页 |
5.2.1 市场定位 | 第37-38页 |
5.2.2 客户细分 | 第38-39页 |
5.3 核心项目发展策略 | 第39-42页 |
5.3.1 个人住房项目贷款流程管理 | 第39-40页 |
5.3.2 个人住房消费信贷项目相关风险控制措施 | 第40-42页 |
5.4 一般业务发展策略 | 第42-44页 |
5.4.1 针对区域特点进行产品创新 | 第42-43页 |
5.4.2 提高个人消费信贷服务质量 | 第43页 |
5.4.3 建立科学有效的个人信用体系 | 第43-4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6.1 结论 | 第44页 |
6.2 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