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3页 |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四、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五、论文创新点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民主选举中贿选问题的理论分析 | 第13-16页 |
| 一、贿选与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 | 第13-14页 |
| 二、民主选举中的贿选问题分析 | 第14-16页 |
| (一) 贿选是公共权力的私人化 | 第14-15页 |
| (二) 贿选是政治行为的经济化 | 第15-16页 |
| 第三章 我国村委会民主选举的简要回顾 | 第16-19页 |
| 一、我国村委会民主选举的历史 | 第16-17页 |
| 二、我国村委会民主选举的主要成就 | 第17-18页 |
| 三、我国村委会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 第四章 我国村委会民主选举中贿选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 第19-24页 |
| 一、对X、Y两村村委会选举中贿选现象的调查 | 第19-20页 |
| (一) X村第七届村委会选举调查 | 第19-20页 |
| (二) Y村第八届村委会选举调查 | 第20页 |
| 二、结合个案分析贿选现象的主要表现和特点 | 第20-22页 |
| (一) 贿选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20-21页 |
| (二) 贿选现象的特点 | 第21-22页 |
| 三、结合个案对贿选心态的分析 | 第22-24页 |
| (一) 乡镇政府对贿选现象的心态 | 第22页 |
| (二) 候选人对贿选的心态 | 第22-23页 |
| (三) 村民对贿选现象的心态 | 第23-24页 |
| 第五章 我国村委会民主选举中贿选现象的危害及成因 | 第24-32页 |
| 一、我国村委会民主选举中贿选现象的危害 | 第24-25页 |
| (一) 贿选严重冲击了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 第24页 |
| (二) 贿选严重危及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 第24页 |
| (三) 贿选严重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 第24-25页 |
| (四) 贿选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执政地位 | 第25页 |
| 二、我国村委会民主选举中贿选现象的成因 | 第25-32页 |
| (一) 村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 | 第25页 |
| (二) 村委会选举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25-27页 |
| (三) 经济利益对候选人和选民的驱动和诱惑 | 第27-28页 |
| (四) 选举的监督机制不到位 | 第28-30页 |
| (五) 乡村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 | 第30-32页 |
| 第六章 我国村委会民主选举中贿选问题的治理对策 | 第32-41页 |
| 一、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 第32-35页 |
| (一) 切实保障村民民主权利的真实性 | 第32页 |
| (二) 建立权力相互制衡的村民自治新机制 | 第32-34页 |
| (三) 进一步完善村官罢免机制 | 第34-35页 |
| 二、完善贿选治理的法律法规 | 第35-37页 |
| (一) 清晰界定贿选的法律概念 | 第35-36页 |
| (二) 将贿选纳入刑法打击范围 | 第36页 |
| (三) 将贿选纳入诉讼的渠道 | 第36-37页 |
| 三、规范村委会选举程序 | 第37-38页 |
| (一) 按规定公平产生选举机构 | 第37页 |
| (二) 遵守投票程序 | 第37-38页 |
| (三) 规范竞选行为 | 第38页 |
| 四、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 第38-39页 |
| (一) 改善乡镇政府的监督功能 | 第38页 |
| (二) 建立选举监督委员会 | 第38-39页 |
| (三) 完善村民的监督作用 | 第39页 |
| (四) 加强竞争者的监督作用 | 第39页 |
| 五、增强村民民主意识 | 第39-41页 |
| (一) 培育和提高村民民主意识 | 第39-40页 |
| (二) 增强村民的法制观念 | 第40页 |
| (三) 强化村民的责任意识 | 第40-41页 |
| 结论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