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水利枢纽进水塔群前高滩边岸坍塌特性试验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工程概况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2 坝区动床模型的设计与验证 | 第19-27页 |
2.1 模型相似理论 | 第19-22页 |
2.1.1 模型相似条件 | 第19-20页 |
2.1.2 模型类别及几何比尺 | 第20页 |
2.1.3 模型沙选择 | 第20-22页 |
2.1.4 模型比尺总汇 | 第22页 |
2.2 模型布置 | 第22-24页 |
2.2.1 整体平面布置 | 第22-23页 |
2.2.2 模型量测断面及测点平面布置 | 第23-24页 |
2.3 模型制作与测量仪器 | 第24页 |
2.4 模型验证 | 第24-27页 |
2.4.1 整模型验证试验 | 第24-25页 |
2.4.2 试验方法 | 第25页 |
2.4.3 试验结论 | 第25-27页 |
3 进水塔群前高滩边岸稳定性试验 | 第27-61页 |
3.1 水位降低条件下边坡稳定性试验 | 第27-40页 |
3.1.1 研究思路 | 第27页 |
3.1.2 试验控制条件 | 第27-28页 |
3.1.3 试验成果 | 第28-40页 |
3.1.4 成果及分析 | 第40页 |
3.2 边坡失稳的主因试验 | 第40-45页 |
3.2.1 研究思路 | 第40页 |
3.2.2 试验试验控制条件及方案 | 第40页 |
3.2.3 试验成果 | 第40-45页 |
3.2.4 成果及分析 | 第45页 |
3.3 进水塔群前边坡失稳后淤堵除险试验 | 第45-61页 |
3.3.1 试验思路 | 第45页 |
3.3.2 试验控制条件 | 第45-46页 |
3.3.3 试验过程 | 第46-47页 |
3.3.4 试验成果 | 第47-59页 |
3.3.5 成果及分析 | 第59-61页 |
4 高滩边岸坍塌特性的概化水槽试验 | 第61-97页 |
4.1 研究思路 | 第61页 |
4.2 试验设计 | 第61-63页 |
4.3 预备试验 | 第63-71页 |
4.3.1 沙样 | 第63-66页 |
4.3.2 水下休止角试验 | 第66-68页 |
4.3.3 加沙方法探究 | 第68-71页 |
4.4 对比水下坡度试验 | 第71-85页 |
4.4.1 细沙水下平衡坡度稳定性试验 | 第71-79页 |
4.4.2 粗沙水下平衡坡度稳定性试验 | 第79-82页 |
4.4.3 中沙水下平衡坡度稳定性试验 | 第82-85页 |
4.5 结果与分析 | 第85-97页 |
4.5.1 试验段各断面的对比分析 | 第85-86页 |
4.5.2 淤积过程分析 | 第86-88页 |
4.5.3 最后淤积形态分析 | 第88-95页 |
4.5.4 堆积体坡度变化结果与分析 | 第95-9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97-99页 |
5.1 结论 | 第97-98页 |
5.2 展望 | 第98-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及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99-101页 |
科研经历 | 第99页 |
科研成果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