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0页 |
1.1 巴贝斯虫的简介 | 第11-13页 |
1.1.1 巴贝斯虫的分类 | 第11页 |
1.1.2 巴贝斯虫的病原 | 第11-12页 |
1.1.3 巴贝斯虫的生活史 | 第12页 |
1.1.4 巴贝斯虫病流行病学 | 第12-13页 |
1.2 巴贝斯虫病诊断技术 | 第13-16页 |
1.2.1 病原学诊断 | 第13-14页 |
1.2.2 血清学诊断 | 第14页 |
1.2.2.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第14页 |
1.2.2.2 乳胶凝集试验(LAT) | 第14页 |
1.2.3 分子生物学诊断 | 第14-16页 |
1.2.3.1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第15页 |
1.2.3.4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PCR) | 第15-16页 |
1.3 巴贝斯虫基因组研究 | 第16页 |
1.4 人工染色体(BAC) | 第16-17页 |
1.5 基因组物理图谱 | 第17-18页 |
1.5.1 菌落杂交法 | 第17页 |
1.5.2 分子标记法 | 第17-18页 |
1.5.3 酶切指纹法 | 第18页 |
1.6 物理图谱的应用 | 第18-19页 |
1.6.1 基因组测序 | 第18页 |
1.6.2 基因的图位克隆 | 第18页 |
1.6.3 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 第18-19页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我国十省区羊巴贝斯虫流行病学调查 | 第20-24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2.1.1 样品 | 第20页 |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0-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2.2.1 血液基因组DNA提取 | 第21页 |
2.2.2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1-22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2页 |
2.4 讨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羊巴贝斯虫新疆株物理图谱绘制 | 第24-45页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4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24-27页 |
3.2.1 巴贝斯虫测序基因组提取 | 第24页 |
3.2.2 巴贝斯虫筛库基因组提取 | 第24-25页 |
3.2.3 引物定位与设计 | 第25页 |
3.2.4 BAC板库制粒复制 | 第25页 |
3.2.5 BAC板库、行库和列库制备 | 第25-26页 |
3.2.6 BAC文库筛选 | 第26页 |
3.2.7 BAC质粒提取 | 第26页 |
3.2.8 BAC质粒酶切验证 | 第26页 |
3.2.9 阳性克隆指纹酶切指纹图谱验证和克隆重叠群构建 | 第26-27页 |
3.2.10 核型分析与Scaffold定位 | 第27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7-43页 |
3.3.1 测序数据统计 | 第27页 |
3.3.2 BAC板库、行库和列库质粒浓度处理 | 第27页 |
3.3.3 引物设计与筛库结果 | 第27-38页 |
3.3.4 质粒酶切验证 | 第38-39页 |
3.3.5 酶切指纹图谱验证 | 第39-42页 |
3.3.6 核型分析与Scaffold定位 | 第42-43页 |
3.4 讨论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