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10-14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一、法治意识基本理论 | 第14-21页 |
(一)法治意识的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1.法治的概念 | 第14-15页 |
2.法治意识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公民法治意识的要素结构及特点 | 第16-19页 |
1.公民法治意识的要素结构 | 第16-18页 |
2.公民法治意识的特点 | 第18-19页 |
(三)培育公民法治意识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1.公民的法治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 | 第19页 |
2.公民法治意识的自觉性转变是法治建设的客观需要 | 第19-21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培育公民法治意识的重要作用 | 第21-30页 |
(一)从中国步入现代社会层面看其作用 | 第21-23页 |
1.现代社会需依靠现代化的人来建设 | 第21-22页 |
2.法治意识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 第22-23页 |
3.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现代化人的有效途径 | 第23页 |
(二)从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层面看其作用 | 第23-25页 |
1.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在社会转型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 第24页 |
2.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公民在市场经济中敬法守法的思想保证 | 第24-25页 |
(三)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层面看其作用 | 第25-27页 |
1.公民良好的法治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重要的思想保障 | 第26页 |
2.思想政治教育是强化公民法治意识的主渠道 | 第26-27页 |
(四)从法治国家建设的主体力量层面看其作用 | 第27-30页 |
1.思想政治教育是消除封建思想残余的有效途径 | 第27-28页 |
2.思想政治教育是改善公民法治意识缺失的重要手段 | 第28-30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公民法治意识培育中遭遇的问题 | 第30-38页 |
(一)教育内容合理性缺失 | 第30-32页 |
1.忽视公民法治信仰的树立 | 第30-31页 |
2.公民权利得不到重视 | 第31-32页 |
(二)教育载体实效性有待提升 | 第32-33页 |
1.网络载体有效性缺失 | 第32页 |
2.活动载体缺位 | 第32-33页 |
(三)教育者自身建设存在不足 | 第33-34页 |
1.教育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 第33-34页 |
2.忽略公民的主体意识 | 第34页 |
(四)忽略教育环境的影响 | 第34-38页 |
1.忽视家庭环境熏陶教育 | 第35页 |
2.学校教育实效性较低 | 第35-36页 |
3.社会环境有待改善 | 第36-38页 |
四、面向培养公民法治意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 第38-48页 |
(一)构建合理的教育内容 | 第38-40页 |
1.注重培养公民法治信仰 | 第38-39页 |
2.重视公民权利 | 第39-40页 |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载体 | 第40-42页 |
1.广泛运用网络载体 | 第40-41页 |
2.注重利用活动载体 | 第41-42页 |
(三)加强教育主体自身建设 | 第42-44页 |
1.建立专业的教育队伍 | 第42-43页 |
2.尊重受教者的主体性 | 第43-44页 |
(四)优化教育环境 | 第44-48页 |
1.重视家庭环境熏陶教育 | 第44-45页 |
2.提高学校教育的实效性 | 第45-46页 |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