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公司分立中的债权人利益保护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3-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页
        1.3.2 研究思路第13-15页
2 公司分立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理论分析第15-22页
    2.1 公司分立的界定第15-17页
        2.1.1 公司分立的含义第15-16页
        2.1.2 公司分立的类型第16-17页
    2.2 公司分立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必要性第17-20页
        2.2.1 分立使请求权的对象不确定化第17-18页
        2.2.2 分立加剧债权人的信息不对称第18-19页
        2.2.3 分立减少担保债权的责任财产第19-20页
    2.3 公司分立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适度性第20-22页
        2.3.1 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第20页
        2.3.2 债权人双重法律地位第20-22页
3 域外公司分立中的债权人利益保护分析第22-27页
    3.1 公司分立中债权人利益的程序性保护第22-24页
        3.1.1 分立信息披露制度第22-23页
        3.1.2 债权人的异议权第23-24页
    3.2 公司分立中债权人利益的实体性保护第24-26页
        3.2.1 董事对债权人的特殊义务第24-25页
        3.2.2 连带责任的债务承担规则第25-26页
    3.3 小结第26-27页
4 我国公司分立中的债权人利益保护分析第27-34页
    4.1 公司分立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现状第27-30页
        4.1.1 立法现状第27-28页
        4.1.2 司法实践现状第28-30页
    4.2 公司分立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问题第30-34页
        4.2.1 立法未依分立类型化作出制度安排第30-31页
        4.2.2 分立中债权人的知情权保护不足第31-32页
        4.2.3 分立的连带责任制度不完善第32-34页
5 公司分立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完善建议第34-41页
    5.1 法就分立类型化作出制度安排第34-36页
        5.1.1 确立物之分立的债务承担规则第34-35页
        5.1.2 纳入吸收分立以适应现实需求第35-36页
    5.2 强化分立中债权人知情权的保护第36-38页
        5.2.1 完善分立信息的通知与公告第36-37页
        5.2.2 补充公司董事对债权人的责任第37-38页
    5.3 细化公司分立的连带责任制度第38-41页
        5.3.1 明确连带责任的适用主体第38-39页
        5.3.2 限制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第39页
        5.3.3 衔接连带责任的诉讼与执行第39-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媒体监督刑事审判研究
下一篇: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