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属性分析技术在孔店地区馆陶组的应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2页 |
0.1 选题依据 | 第8页 |
0.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8-9页 |
0.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0.4 主要工作量和创新点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概况 | 第12-16页 |
1.1 研究区区域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区地质特征 | 第13-16页 |
1.2.1 地层 | 第13-15页 |
1.2.2 构造与油藏特征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构造解释 | 第16-27页 |
2.1 地震资料解释 | 第16-19页 |
2.1.1 基础资料整理 | 第16页 |
2.1.2 地层对比与层位标定 | 第16-19页 |
2.2 精细构造解释 | 第19-21页 |
2.2.1 构造解释 | 第19页 |
2.2.2 断层解释 | 第19-21页 |
2.3 解释成果分析 | 第21-27页 |
第三章 地震属性及分类 | 第27-39页 |
3.1 常规地震属性原理 | 第27-29页 |
3.2 地震属性分类研究 | 第29-39页 |
3.2.1 地震属性分类标准 | 第29-31页 |
3.2.2 相干类属性 | 第31-34页 |
3.2.3 振幅类属性 | 第34-35页 |
3.2.4 频率类属性 | 第35-39页 |
第四章 多属性分析及应用 | 第39-48页 |
4.1 地震层属性提取与优选 | 第39-41页 |
4.2 地震体属性储层预测 | 第41-43页 |
4.2.1 地层切片分析 | 第41-42页 |
4.2.2 谱分解技术分析 | 第42-43页 |
4.3 地震相分析 | 第43-45页 |
4.4 含油气性预测 | 第45-48页 |
第五章 油藏评价 | 第48-55页 |
5.1 研究区石油地质条件 | 第48-50页 |
5.1.1 烃源岩条件 | 第48页 |
5.1.2 储盖组合条件 | 第48-50页 |
5.1.3 供油断层与油气分布 | 第50页 |
5.1.4 油藏类型分析 | 第50页 |
5.2 岩性油气藏研究 | 第50-55页 |
5.2.1 曲流河岩性油气藏研究 | 第51页 |
5.2.2 辫状河岩性油气藏研究 | 第51页 |
5.2.3 研究思路及效果分析 | 第51-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