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2.1 历史研究的方法 | 第11页 |
1.2.2 系统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2.3 规范分析的方法 | 第11页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关于减刑的一般理论研究 | 第11-12页 |
1.3.2 对减刑程序提请权的研究 | 第12页 |
1.3.3 对检察监督相关概念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4 关于检察权性质的研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减刑程序检察监督及检察权性质的一般原理概述 | 第15-21页 |
2.1 减刑程序检察监督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17页 |
2.1.1 减刑程序模式之界定 | 第15页 |
2.1.2 提请环节的程序方式 | 第15-16页 |
2.1.3 决定环节的程序模式 | 第16-17页 |
2.1.4 检察监督模式 | 第17页 |
2.2 检察权性质的一般原理 | 第17-18页 |
2.2.1 检察权性质的理论分歧 | 第17-18页 |
2.2.2 我国检察权性质的定位 | 第18页 |
2.3 减刑程序检察监督的法理基础 | 第18-21页 |
2.3.1 程序正当性的要求 | 第18-19页 |
2.3.2 权力制约的需要 | 第19-20页 |
2.3.3 保障服刑人员的权利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我国减刑程序检察监督的立法规定和实践困境 | 第21-24页 |
3.1 立法规定——以相关检察文本的梳理为视角 | 第21-22页 |
3.2 我国减刑程序检察监督的实践困境 | 第22-24页 |
3.2.1 检察机关对执行机关提请程序监督的困境 | 第22页 |
3.2.2 检察机关法对院审理程序监督的困境 | 第22-23页 |
3.2.3 检察机关对法院裁定程序监督的困境 | 第23-24页 |
第四章 我国减刑程序检察监督实践困境之成因探析 | 第24-28页 |
4.1 宏观制约 | 第24-25页 |
4.1.1 立法缺陷 | 第24页 |
4.1.2 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属事后监督 | 第24-25页 |
4.1.3 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属程序性监督 | 第25页 |
4.1.4 检察机关对减刑程序监督的权力失衡 | 第25页 |
4.2 微观制约 | 第25-28页 |
4.2.1 监督方式单一 | 第25-26页 |
4.2.2 监督内容片面 | 第26页 |
4.2.3 监督力度偏弱 | 第26-28页 |
第五章 我国减刑程序检察监督的完善路径 | 第28-31页 |
5.1 对执行机关提请程序检察监督的完善 | 第28-29页 |
5.2 对法院审理程序检察监督的完善 | 第29页 |
5.3 对法院裁定程序检察监督的完善 | 第29-3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发表论文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