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0 前言 | 第11-18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临港产业集群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产业集群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临港产业集群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6-18页 |
1 临港产业集群理论分析及国内外经验借鉴 | 第18-24页 |
·临港产业集群的内涵 | 第18页 |
·临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第18-21页 |
·临近港口的优势 | 第18-20页 |
·临港产业集聚的过程 | 第20-21页 |
·临港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 | 第21-23页 |
·提高区域竞争优势 | 第21-22页 |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 第22页 |
·形成积累效应和扩散效应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2 国内外临港产业集群发展借鉴 | 第24-28页 |
·现代港口功能演变 | 第24-25页 |
·日本临港产业集群 | 第25-26页 |
·荷兰鹿特丹临港产业集群 | 第26页 |
·新加坡临港产业集群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3 青岛临港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 第28-44页 |
·青岛发展临港产业集群的SWOT分析 | 第28-34页 |
·优势 | 第28-30页 |
·劣势 | 第30-32页 |
·机遇 | 第32-33页 |
·威胁 | 第33-34页 |
·SWOT分析矩阵 | 第34页 |
·青岛港功能演变 | 第34-37页 |
·解放前的军事和工商业职能 | 第34-35页 |
·解放后的轻工业基地 | 第35-36页 |
·港口西移后的半岛制造业基地 | 第36页 |
·临港产业主要聚集区——青岛开发区 | 第36-37页 |
·青岛临港产业集群构成 | 第37-43页 |
·水产品加工产业群 | 第37-38页 |
·纺织、服装产业群 | 第38-39页 |
·电子、家电产业群 | 第39页 |
·石油、化工产业群 | 第39-40页 |
·汽车产业群 | 第40-42页 |
·船舶修造产业群 | 第42-43页 |
·小结——青岛临港产业集群发展评价 | 第43-44页 |
4 青岛临港产业集群发展实证分析 | 第44-52页 |
·青岛临港产业集聚度测算 | 第44-46页 |
·产业集聚度的测定方法 | 第44页 |
·数据收集 | 第44-45页 |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5-46页 |
·青岛临港主导产业贡献度分析 | 第46-50页 |
·灰色关联度方法介绍 | 第46-47页 |
·实证过程及分析 | 第47-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5 推动青岛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2-55页 |
·青岛临港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52-53页 |
·集群间发展不平衡 | 第52页 |
·集群根植性差 | 第52-53页 |
·临港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不平衡 | 第53页 |
·推动青岛临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第53-55页 |
·运用有效形式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 | 第53-54页 |
·搭建产业集聚平台 | 第54页 |
·提高产品的配套率,增强集群间发展的协调性 | 第54-55页 |
6 结束语 | 第55-58页 |
·主要结论 | 第55-56页 |
·论文的不足 | 第56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63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