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3页 |
第2章 对象和方法 | 第13-18页 |
2.1 研究对象选择及分组 | 第13-14页 |
2.1.1 纳入标准 | 第13页 |
2.1.2 排除标准 | 第13-14页 |
2.1.3 剔除标准 | 第14页 |
2.2 药品与器材 | 第14-15页 |
2.2.1 实验药品 | 第14页 |
2.2.2 主要仪器 | 第14-15页 |
2.3 研究流程 | 第15-17页 |
2.3.1 术前访视 | 第15页 |
2.3.2 麻醉方法 | 第15-16页 |
2.3.3 监测内容和观察指标 | 第16-17页 |
2.3.4 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检测 | 第17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17-18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8-25页 |
3.1 一般资料 | 第18页 |
3.2 四组患者丙泊酚TCI意识消失的EC_(50)及 95%CI的比较 | 第18-20页 |
3.3 四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BIS监测比较 | 第20-23页 |
3.4 四组应激反应COR、NE激素水平比较 | 第23-25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5-30页 |
4.1 丙泊酚与DEX作用机制及联系 | 第25-26页 |
4.2 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用于全身麻醉患者的检测 | 第26-27页 |
4.3 DEX对丙泊酚靶控输注浓度的影响 | 第27页 |
4.4 DEX对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 | 第27-3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0-31页 |
5.1 结论 | 第30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5-36页 |
综述 | 第36-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