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中国资本外逃的度量与成因分析--基于SVAR模型的制度因素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3 资本外逃理论的文献综述第10-12页
        1.3.1 资本外逃涵义的文献综述第10-11页
        1.3.2 资本外逃成因实证分析的文献综述第11-12页
        1.3.3 文献综述小结第12页
    1.4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2-15页
        1.4.1 主要内容第12-13页
        1.4.2 研究方法第13页
        1.4.3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13-15页
2 我国资本外逃的主要渠道和规模估算第15-30页
    2.1 我国资本外逃的主要渠道第15-17页
        2.1.1 经常项目下的资本外逃第15-16页
        2.1.2 资本与金融项目下的资本外逃第16-17页
        2.1.3 其他渠道下资本外逃第17页
    2.2 我国资本外逃规模估算:1985-2015第17-30页
        2.2.1 我国贸易项下资本外逃的规模估算-基于55个贸易伙伴国贸易数据第17-20页
        2.2.2 我国投资项下资本外逃规模估算CF=RI/ER-OI第20-21页
        2.2.3 直接法下资本外逃的估算(CF1游资2与CF2:游资3)第21-23页
        2.2.4 间接法下资本外逃的估算第23-30页
3 我国资本外逃成因的理论分析第30-37页
    3.1 资本外逃经济层面成因分析第30-33页
        3.1.1 微观经济分析第30-31页
        3.1.2 宏观经济分析第31-33页
        3.1.3 国际经济分析第33页
    3.2 资本外逃制度层面成因分析第33-37页
        3.2.1 产权保护制度第33-34页
        3.2.2 腐败第34-35页
        3.2.3 资产保密制度第35-36页
        3.2.4 工资分配制度第36-37页
4 我国资本外逃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37-47页
    4.1 变量的选取以及数据来源第37-39页
    4.2 构建资本外逃成因的SVAR模型第39-42页
        4.2.1 构建VAR模型及模型检验第39-41页
        4.2.2 构建SVAR模型第41-42页
    4.3 实证结果及实证分析第42-47页
        4.3.1 脉冲响应函数第42-45页
        4.3.2 方差分解第45-47页
5 结论与建议第47-52页
    5.1 经济层面建议第48-50页
        5.1.1 保持国内经济增长、稳定宏观经济第48页
        5.1.2 降低我国货币错配程度第48页
        5.1.3 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第48-49页
        5.1.4 改善国内投资环境、统一内外资待遇第49-50页
    5.2 制度层面建议第50-52页
        5.2.1 加强反腐制度建设、磨好技术利器、用好群众助力第50页
        5.2.2 完善工资分配制度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后记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农信社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控制研究
下一篇:RS小额贷款公司贷后风险管理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