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概述 | 第14-20页 |
第一节 股东派生诉讼的基本概念 | 第14-17页 |
一、股东派生诉讼的起源 | 第14-15页 |
二、股东派生诉讼的定义 | 第15-16页 |
三、股东派生诉讼的特征 | 第16-17页 |
第二节 股东派生诉讼诉权的法理基础 | 第17-20页 |
一、债权人代位说 | 第17-18页 |
二、股东代表说 | 第18页 |
三、共益权说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特拉华州股东派生诉讼的前置程序 | 第20-31页 |
第一节 原告适格要件 | 第21-26页 |
一、同时持股要件 | 第21-22页 |
二、连续持股要件 | 第22-23页 |
三、公正充分的代表要件 | 第23-25页 |
四、对破产公司的债权人能否获得股东派生诉讼原告资格的思考 | 第25-26页 |
第二节 请求要件 | 第26-31页 |
一、特别诉讼委员会 | 第27页 |
二、商业判断规则 | 第27-30页 |
三、请求无益的评价标准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特拉华州法院的司法审查程序 | 第31-33页 |
第一节 “两步走”的审查程序 | 第31页 |
第二节 法院“自己独立的商业判断” | 第31-33页 |
第四章 特拉华州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借鉴意义 | 第33-40页 |
第一节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的现状 | 第33-37页 |
一、我国派生诉讼制度的主要法规 | 第33-34页 |
二、我国派生诉讼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7页 |
第二节 特拉华州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对完善我国派生诉讼制度的启发 | 第37-40页 |
一、完善原告资格限制 | 第37-38页 |
二、完善诉前请求程序 | 第38-39页 |
三、构建司法审查程序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6页 |